垃圾分类成为了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自垃圾分类活动在我校正式启动以来,二1、二2中队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在中队中推广垃圾分类。多个月以来,活动已初见成效。
一、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有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之间的间隔可能不再是绿色的田野,而是恶臭的垃圾。垃圾问题,是世界性的,二1、二2中队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对队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队员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队员垃圾分类的知识,使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二、各中队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二1、二2中队采用多种形式:如指导队员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中队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队员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队员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
三、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培养环境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光靠纸上谈兵恐怕很难见效。所以两个中队开展了各类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将活动延伸至家庭,调查自家生活垃圾构成情况,并作合理分类;将垃圾分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合作办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知识在队员心中的内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四、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队员在扔垃圾的时候要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中队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中队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队员每天喝完水的瓶子,喝完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队员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校园垃圾分类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队员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不仅要让垃圾分类在校园扎根,还要让小手牵大手,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