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教学设计是在体现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理解“自豪”。 二、检查自学 初知大意 1、 出示第一组词语,指名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镜子”、委屈、走一趟、贮存养料、足够、多亏、闭上眼睛(理解文中的“镜子”为什么加引号) 2、 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读,要求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1) 指名读。 (2)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些词语后的感受。说说沙漠在自己印象里的样子。 3、 检查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题中的“我”指谁?(板书:小骆驼)除此之外,还有哪哪两个人物?(板书:小红马、骆驼妈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小红马笑小骆驼长得以难看,小骆驼觉得很委屈;骆驼妈妈领着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让小骆驼明白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很大的用处,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三、精读课文 语言感悟 (一)精读第一、二小节 1、 【画面1:小红马和小骆驼在小溪边】 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板书: 驼峰——肉疙瘩 脚掌——又大又厚 眼睛——双层眼毛 2、你见过喷着响鼻的马吗?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指导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读出嘲笑的语气。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板书: 委屈 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请学生带上头饰,同位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展开想象续讲故事。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3.能运用“自豪”说话。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寓意,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并能简单口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画面1:小红马和小骆驼在小溪边】 1.谈话: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小溪边照镜子的小骆驼遭到了小红马的嘲笑,觉得很委屈,谁来说说小骆驼为什么觉得很委屈呢? 2.指答相机揭示板书 (肉疙瘩、脚掌、眼毛) 3.谈话揭题 【画面2:骆驼妈妈和小骆驼】 骆驼妈妈知道了,十分心疼,决定带它到沙漠【板画】里走一趟,这是一次怎样的沙漠旅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揭题) 4.读题 二、精读课文 感悟语言 (一)精读3、4节 渡:第二天小骆驼就跟着妈妈走进了大沙漠,【点出静止沙漠画面】沙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1.感知沙漠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划出描写沙漠的词句。 (2)集体交流 ①交流词句(无边无际,茫茫,沙子松散,风沙铺天盖地) 描述情境:【相机出现沙漠画面】 炎热干旱的沙漠无边无际,黄沙满地,沙丘连绵,风沙盛行。沙暴来临之时,只见黄沙弥漫,流沙滚滚,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霎时间,天昏地暗,铺天盖地的黄沙似乎能吞噬沙漠中的一切! (3)在这样无边无际的大沙漠里,面对着铺天盖地的黄沙,你觉得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4)小骆驼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呢?(担心)它是怎样说的呢? 2.学习对话 (1)小骆驼的话 找出小骆驼的话,自由读一读。 指读【出现小骆驼的话】 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练习读一指读一齐读 (2)骆驼妈妈的话 ①找出骆驼妈妈的话,自由读 ②指读【出现骆驼妈妈的话】。 ③如果你是骆驼妈妈的话,你会怎样来安慰担心的孩子呢? ④指导理解、朗读骆驼妈妈的话 一自由练读 一交流读 a.导读亲切的语气:疼爱孩子的骆驼妈妈是用亲切温柔的语气来消除小骆驼的担心的,想想该怎样读呢? b.如果你是小骆驼,听完了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呢? 板书:贮存养料 陷不进沙子 c.导读自豪的语气: 茫茫沙漠,无边无际,食物水源极度缺乏,走进去甚至再也难以走出去:遍地松散的沙子让人寸步难行,而骆驼却能安然无恙地渡过这些难关。想一想,怎样读骆驼妈妈的话会更好呢? 一同桌互读 一指读(注意评价) 一齐读 (3)分角色朗读 ①同桌练习读 ②指读(1、2组) 3.学习第4节 (1)引读: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相机出现画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骆驼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2)小骆驼的眼里和鼻孔里没有进一点沙子,这时候的小骆驼又明白了什么呢? (3)交流(眼毛、补充鼻孔的特殊功能) 板书:挡住风沙 (二)、精读第5节 渡:沙漠旅行结束了,原本满心委屈的小骆驼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1.自由读第五节,集体引答,板书:自豪 2.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呢? 【相机展示课件】 (我要夸夸我的……) 4.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三、续写故事 拓展阅读 1.谈话导写【展示画面】 现在的小骆驼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有一天,它又去了小溪边,恰巧又遇见了小红马【小红马说:喂!你这个丑家伙怎么又来了?】小骆驼说:…… 2.学生写。 3.交流。 4.师简单点出寓意:看来一个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应该结合特定的环境来评价才行。 五、作业 1.这个有趣的故事,咱们已经学完了,请你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讲好吗? 2.刚才咱们班的同学接着讲的故事特别好,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写下来给你的家人看一看。 附板书: 驼峰——肉疙瘩 —— 贮存养料 水上飞机(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在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向学生展现了科技新成果。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动,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艰涩的术语,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迅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用“究竟”“渐渐”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学习用抓词法、取舍法、叠加法归纳段意与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一、揭题质疑。 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初读这个课题时,你想了些什么?(飞机怎么会到水上去呢?水上怎么会有飞机呢?水上飞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二、紧扣词语,检查朗读,理清文脉。 1、出示海鸥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鸟?写一写“鸥”,注意笔顺。问海鸥生活在哪里?大海有什么特点?出示“茫茫的大海”让学生读出“茫茫”的意思。相机了解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事。 2、板书:“奇怪的大船”。理解“奇怪”的意思。 3、检查朗读第1节。 (1)问:你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的事物?当时的你最想干什么?出示“问个究竟”。在茫茫的大海上,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它的想法也和大家一样。 (2)指名读,随机正音。指导读出好奇的语气。 (3)用上“茫茫的大海”、“奇怪的大船”、“问个究竟”说说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4、检查朗读第2-7小节。 (1)过渡:于是小海鸥飞了过去,与这条奇怪的大船进行了一段对话。请小朋友读一读第2-7节。找出体现小海鸥心里变化的两个词语。(板书:吃了一惊、挺佩服) (2)指名读2-4节,随机正音。指导读好“!”“?”吃惊的语气。 (3)说说小海鸥为什么吃了一惊。 (4)说说“挺佩服”的意思?小海鸥佩服水上飞机的什么本领呢? (5)指名5-7节,随机正音。读出水上飞机自豪的语气。 (6)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2-7节的主要内容,把小海鸥的心里变化说进去。 5、检查朗读第8节。 (1)过渡:他们正谈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呢? (2)指名读,随机正音。 (3)说说发生的事情。板书出示:接到求救警报,告别小海鸥。 (4)说说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1、写生字。指导写“货”“弟”。 2、造句:究竟、渐渐 附:板书设计 小海鸥 水上飞机 茫茫的大海 奇怪的大船 问个究竟 吃了一惊 挺佩服 (接到警报) 告 别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了解有关水上飞机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了解水上飞机的外形与作用。 1、过渡:读了课文,你知道水上飞机的哪些知识? 2、了解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出示水上飞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既有船的特点,更有飞机的特点。)板书:船体 翅膀 外形奇 3、问:小海鸥遇到水上飞机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出示:“水上飞机笑了;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自由读,体会海上救护机自豪之情。板书: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4、问:海上救护机除了向小海鸥介绍自己,还介绍了它的许多兄弟。请小朋友轻声自由读第7小节。 5、交流:海上救护机介绍的第一位兄弟名字叫——,本领是——;第二位兄弟名叫——,本领是——;第三位兄弟名叫——,本领是——;第四位兄弟名叫——,本领是——(板书:海上战斗机 战斗 海上运输机 送物 海上灭火机 灭火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介绍、根据自己的收集的资料及自己的想象介绍。 4、指名读第7小节,小结:海上飞机的种类真多,真大!虽然在课文里只介绍的四种水上飞机,但现实中,在想象中,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水上飞机为我们人类服务。 5、过渡:小海鸥遇到的是海上救护机,它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课文没有写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的情境,但写了接到求救信号后出发的情境。读第9节,画出体现行动迅速的词句。(出示:“对不起,东南海面有渔船遇险,我得马上出发,前去救援!”他告别了小海鸥,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滑坡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读好 6、理解“遇难”与“遇险”的区别。 7、想象,海上救护机救援遇险船只的情境。海上救护机来到出事地点,看到海面上是怎样的景象?于是它怎么做呢?让学生写一写。 三、创设复述情境,巩固所学知识。 1、设境:小海鸥回到家,把这天的海上奇遇告诉了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呢? 2、 四、作业。阅读《同步拓展阅读》与本课相关的阅读材料。 板书: 水上飞机 外形奇 水上飞机图片 海上救护机 救援 种类多 海上战斗机 战斗 作用大 海上运输机 运物 海上灭火机 灭火 …………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