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普童话教学的反思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都是科普童话故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自认为努力构建的读、看、讲、演、编的“立体童话阅读”,让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在一座座“美丽的城堡”中,带动了孩子生命中最纯真、最纯粹的阅读情怀,让文学的养分于不经意中浸润每个孩子的思想与骨髓。 首先,教学落实了科普的意味。 科普童话是宣传科普知识,培养和激发孩子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的,这是科普童话创作的根本目的,应是阅读教学此类课文的根本目的之一。两篇课文所要让学生明白的科普知识都有效地传达给了学生,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懂得了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多观察就能增长知识”的人文教育。 其次,教学溢出了童话的情味。 我遵循的“情节——情境——情趣”的思路来设计的教学;初读,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基本情节;品读,利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与文本对话,产生共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的教育,增长阅读的兴趣。再加之读、看、讲、演、编等多方法的综合运用,凸现出童话学习的趣情。因此,学生在两篇课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都显得饶有情趣,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课外去了解相关的知识,阅读同类的童话时,学生的眼睛里都熠熠闪光。 第三,教学彰显了语文的文味。 第1、展现真实的学习提升的过程,渗透学法的指导。如《水上飞机》一文中“奇怪”一词的教学设计,我意在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当出示词典上“奇怪”的两个义项让学生选择后,我并没有走过场,而是让学生通过联系下文的内容,说说为什么选择第一种义项。这样,学生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学到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也更深入地把握了课文内容。此外,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中设计的“说话接龙”——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水上飞机》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来学习概括一段话、几段话乃至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展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说不好到说得好的学习过程。我想,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的。 第2、展开多途径的言语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1)习得文本语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习得文本的语言。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初知大意”时,开展“说话接龙游戏”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文本的语言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水上飞机》时,“究竟”一词的教学,既是立足文本,又是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最后又回归文本的语言实际活动。(2)获得表达实践的机会。《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小骆驼二照‘镜子’”,“小骆驼与小红马的再次相遇”;《水上飞机》中的“想象练笔:水上飞机赶到渔船出事的地点,看到海面上……于是他立即……”“想象表演:小海鸥回到家把海上的见闻告诉妈妈。”要求学生即兴表演、即兴写作,这对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这两堂课上,学生能挑战成功,一是因为学生之前大量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点语言已能灵活运用;二是之前的课文学习,学生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这让我再次体会到“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