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五(3)中队参观泰和制药公司
发布时间:2019-02-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丽萍

 

五(3)中队参观泰和制药公司

常州泰和国药制品公司创立成立于一九九三年,是常州市唯一一家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药品生产企业。总经理袁中华先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药典》的编写者之一,土生土长的遥观人。费了一番周折之后,他终于答应我们去参观工厂并对他个人进行采访。

21日,原本约好了下午一点,但激动的孩子们12点半就早早到达厂门口等候了。

在会议室里,袁总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活中的中药,比如说百合、橘子、小麦等等,这些都是药材。接着又介绍了中药的加工,分为炮制、蒸制、炒制、煅制等等。至于中西医的区别,袁总纠正了大家传统思想中“中医是个慢郎中”的错误思想,并举例说他用一帖“桂枝汤”就治好了小孙女的感冒,两帖“五苓散”治好小孙子的水土不服。这番话让在座的同学惊叹不已。

轮到同学们提问时,孙艺珂同学问怎么才能做好中药?袁总说,做中药吃的是良心饭。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咳嗽时吃的川贝,一旦特别苦,那便是硫磺熏过的,吃了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陈佳妮同学问的是制药与治病的关系。袁总言简意赅:好的药材是治病的关键。

孙栎睿同学想了解中药煎煮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袁总就详细介绍了中药煎煮的不同方法,且不同的方法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大黄,只需要煮56分钟,一旦煮了二、三十分钟,哪怕是再大的量也起不了作用了。而附子恰恰相反,其毒性大,必须久煮,一般要煮到50分钟左右。

当许凤怡同学问及发展中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袁总感叹道:学中医,不仅对自己好,也对家人好,可惜现代社会已经有点变味了,西药发展迅猛,对人身体伤害过多,中药发展采用西药模式,逐渐衰败。

 

…………

回答完了同学们一个个问题后,袁总心血来潮,开始给把脉。人群中,他一下就关注到了陆栋逸同学。通过把脉,他告诉这孩子心阴不足,睡眠有障碍,学习会困难。一旁的同学连连点头,都觉得说到点子上去了。纷纷要求把把脉,因为人数众多,多数同学不得不“望洋兴叹”。

从会议室出来,药厂的单建麟主任就带着同学们参观工厂,中药的制作比较复杂,所以长长的车间又分为磨刀、浸洗、破碎、切制、净制、炮制、干燥、筛选、包装等等一个个小车间。里面摆放着各种大型的机器,上面蒙着的灰尘见证了这个工厂的繁忙。与这个大车间相呼应的,还有另外一个全套配制的小车间,是专门制作毒性药材配备的。

 

 

走出生产车间,药材就按照公斤装进入了药材库,这是常州“最大的药房”,里面密密麻麻的按类别分别装着各种各样的药材,里面的工作人员能够非常熟练地从五六百种药材中迅速找到我们需要的药,这份工作真是可以用“熟能生巧”来形容了。

泰和国药最有名的是代煎业务。与仓库面对面的一幢楼,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车间,里面几十个铜锅、不锈钢锅子清洗得干干净净,虽然临近年底,工厂已经休假,但仍有一两个锅子在煮药,整个车间充斥着浓浓的中药味。在这里,单主任跟我们讲,虽然代煎业务繁忙,但是如果有时间,最好还是要自己煎药,因为,大家吃的是药的味,却忽略了药的气,这也是能治病的。

 

 

 从药厂出来,阴了许久的天,终于放晴了,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想起丁钰洁同学问到袁总的愿景时,袁总的一句话“希望中医能够发扬下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懂得药性”,看着这天,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坚信,中医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的!

因为,我们,在路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