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萤飞舞,蛙鸣入梦,也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7月3日,“梨膏糖”“小热昏”两项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叶莉莉老师来到横林实验小学,引领着横实小常州晚报的小记者们开展了难忘的“非遗”体验活动。
“横实小的小宝贝好啊!”当年过花甲的叶莉莉老师面带笑容热情洋溢地向孩子们打招呼时,邻家奶奶的可爱形象瞬间就软萌了小记者们的心,接着,叶老师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梨膏糖的由来和唐朝宰相魏征孝顺母亲有关。叶老师和她的团队现场演示了“梨膏糖”的制作过程,趁着熬汤的间隙,她还拿出了小鼓、锣、莲花板唱起了“小热昏”,叶老师介绍说“小热昏”是伴随着售卖梨膏糖而产生的传统说唱艺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后,她给小记者们分发了道具——莲花板,并手把手地教授打板技巧,孩子们熟悉了节奏之后,不禁也摇头晃脑地跟唱起了“小热昏”,那温馨互动的场景趣味盎然,令人过目难忘。最后,叶老师带着孩子们共同体验亲手制作梨膏糖的乐趣:榨梨汁、熬梨膏、包糖纸,其乐无穷。不少孩子在活动结束后热情地表示,希望“非遗”大师能经常走进学校,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窗外之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存在,通过活动,安尚学堂的小记者们进一步认识了“非遗”文化,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他日,也定会成为非遗物质文化的小小传承者和弘扬者。
(横林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夏海燕 摄影:孙月 审核:何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