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升旗仪式,让少先队员的激情更加飞扬
武进横林实验小学 夏玉洁 13961294237
作者简介:夏玉洁,横林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武进区优秀少先队通讯员,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内容摘要: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这是学校对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少先队建设中最基础的一项内容。但是,经过对队员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小学升旗仪式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等不足之处。横林实验小学大队部对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1、对责任制进行改革。2、对主题进行改革。3、对内容进行了改革。升旗仪式的变革能拓宽少先队员的视野,这样的升旗仪式是队员们所期盼和喜爱的,这样的升旗仪式能大大激发队员们的参与热情,张扬他们的个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升旗仪式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从而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改革 升旗仪式 艺术性 实效性
正文: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同时,升降国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为了增强少先队员的爱国意识,培养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良好行为规范,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这是学校对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次好的升旗仪式,能很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思想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确立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是少先队建设中最基础的一项内容。
但是,经过对队员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小学升旗仪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1、形式过于单一:领导在国旗下照本宣科,队员在下面兴趣泛泛,队员对“国旗下讲话”这样单调的形式失去了兴趣,从师到生的单方面、灌输式的教育难以使队员产生共鸣。2、内容过于老套。讲话的内容脱离少年儿童实际、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够。这使得升旗仪式的德育实效性受到影响。如果能改变这一状况,让升旗仪式成为队员喜爱观赏并主动参与的一项活动,并使队员从中受到教育,这对于增强德育实效性,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队员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种种现象表明,升旗仪式需要创新,需要突破,所以这一变革也是红领巾们的心声。
2016年9月,横林实验小学大队部对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受到了辅导员、队员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且可操作性较强。
我们对升旗仪式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
1、对责任制进行改革。升旗仪式虽是少先队阵地建设之一,但同时也是一次少先队小活动。改革后,升旗仪式不再是少先队大队部的事。我们把升旗仪式责任到中队,每周一个国旗中队,负责周一升旗仪式和那一周每天的升降国旗。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少先队员的工作能力,让更多的队员能大胆地走上仪式。对于少先队干部来说,要提升策划、组织能力;对于一般的队员来说,要锻炼胆量、进一步提高自己说、唱、演的能力;而对于各方面比较弱势的队员来说,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走上升旗仪式。只有做到全面提升队员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成长,这是仪式真正的教育作用的体现。
2、对主题进行改革。升旗仪式具有育人的特殊教育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严肃性。由于仪式每周进行一次,频率相对较多,是队员了解身边事、天下事的第一窗口。在信息愈加发达的今天,“升旗仪式到底能直接给队员的成长带来什么”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改革后的国旗下讲话摒弃了空洞枯燥的主题,围绕学校“博爱文化”主题,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线,穿插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学习、积累、锻炼。我们常说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升旗仪式对队员思想的浸润和内化是变革当中最基本和重要的。
3、对内容进行了改革。由原来单调的仪式加讲话改变为:国旗中队介绍、光荣升旗手自我介绍、升国旗奏(唱)国歌、颁发流动红旗、国旗下主题教育和中队特色展示(艺术表演)等环节。少先队的任何一项建设都要有创新的思想,升旗仪式更是如此。队员喜爱了,就能从中获得道理。提升仪式的层次性能提高队员的观看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通过内容的创新提高层次,使升旗仪式更有人文性、趣味性。
在具体实施前,大队部对四五六年级的辅导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各辅导员听完升旗仪式包含的诸多内容后就不淡定了,议论纷纷,说压力很大,这简直就是一节小型的班队活动课啊。我安慰他们:升旗仪式责任到中队,不是大队部放任不管,我会一直陪着大家,学校广播室的小主持人免费赞助,围绕国旗下讲话主题的中队特色节目我们一起探讨,有困难我们一起商量解决。开学第一周的升旗仪式——开学第一课,我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力争有个良好的开端。升旗仪式过后对部分队员和老师进行调查访问,都说改革后的升旗仪式很有新意,很吸引人,再也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
事实证明,横林实验小学有着一支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开学第二周的升旗仪式,六(2)中队就搞得有声有色。到第四周,已经不需要大队部友情提供主持人了,主持稿、主持人、中队特色节目,都是国旗中队自己搞定,节目精彩纷呈:如第五周“爱国,从小事做起”主题,六(5)中队两位同学吹奏的萨克斯在武进区器乐大赛中获二等奖,他们的班级特色节目是萨克斯伴奏,陶佳怡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祖国在我心中》。如第六周“光荣啊,少先队员”主题,六(6)中队的队员们穿着家长自费为孩子们购买的统一服装,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缓缓挥起手,表演了手语操《最好的未来》。如第七周,在读书节启动仪式上,五(1)中队3位队员讲述名人废寝忘食、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又通过调查访问,找到了3位大家公认的校园读书小明星,由她们向全体同学推荐了一些好书与大家共享,最后自编自导了欢快的读书之歌——《校园的早晨》,将活动推向高潮。如第十五周主题“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四(4)中队讲述了两个廉洁小故事,还特别请教了学校的音乐老师,排练了腰鼓节目《我是廉政宣传员》,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一个学期下来,各班的特色节目让全体老师和同学大开眼界,诗朗诵、小合唱、小故事、手语操、相声、腰鼓表演、器乐合奏……这些节目在校园的舞台上轮番亮相。更让我惊喜的是:升旗仪式不仅考验了辅导员的组织能力,锻炼了队员的工作能力,更成了展示中队特色、队员风采的平台。每次仪式顺利完成后,辅导员老师都会把仪式前后所拍照片做成初页或相册,放在家长群里,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全力的支持,他们积极为中队出谋划策,更自愿为孩子们的节目购买道具和统一的服装,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增进了亲子感情。可以说,改革后的升旗仪式,成了队员们期盼的节目,大大增强了少先队教育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这样的升旗仪式是队员们所期盼和喜爱的,从心理学角度看,队员乐于参加,没有排斥和抵触情绪的仪式教育,能够对队员的心理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有利于强化队员爱国情感,从而提高升旗仪式教育的实效性。正如五(6)班徐溪同学所说:学校的每一次升旗仪式都会让我特别难忘,因为仪式不但设定了一个主题,还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比如唱歌、表演小品等来加深主题,使我们对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有意识地照着老师说的去做。这学期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都令我很期待、很难忘。
我想,每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的举行,都是大队部和所有中队辅导员合作,配合,家长支持的成果。升旗仪式的变革能拓宽少先队员的视野,更能激起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激发和张扬,使德育教育做到精、特、美,从而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艺术效果和教育效果上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少先队改革全面启动:让少先队员更喜欢少先队》钟庆辉
《升国旗,让爱国精神凝聚》陈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