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升旗仪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也是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播正能量、树立榜样典范的重要契机。怎样让它既能发挥教育意义,又吸引学生,真正受到学生的喜爱呢?力求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升旗仪式,让升旗仪式既发挥其德育功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升旗仪式成为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此,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尝试加以改革,有如下设想。
一、关注学生,转变形式,使学生成为升旗仪式的小主人
1. 升旗手的转变由校国旗班转变为各班成立国旗班,包括主持人、升旗手、护旗手、国歌领唱、指挥等。各中队自主选拔,并在升旗仪式上介绍光荣升旗手典型事例,树立学生自信心。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亲手捧起鲜艳的国旗,当国旗冉冉升起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 升旗仪式成员的转变
各班轮流升旗,展示班级风采,充分调动班队的合作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每周每班以全新的面孔,特有的形象向全校师生展示。在保持升旗仪式庄重、神圣性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和形式,自己主持升旗仪式,自己写发言稿,自己写宣誓词,自己编排节目上台表演,教师适当指导。变原先枯燥、单调的形式为形式多变、体现班级特色和体现学生个性的升旗仪式。展示学生的智慧与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小主人。班级特色展示,贴近生活,体现班集体凝聚力。如小品、情景剧、故事分享、诗歌诵读、辩论等等。鼓励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走上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展示精神风貌、班级形象。注重细节,力求展示班级最佳风貌,通过活动感受责任与荣誉。形式多样的同时,关注学生参与升旗仪式的过程,关注学生体检。通过台前幕后的团结合作,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锻炼胆量的同时,明白责任。通过班级团结展示,体会集体荣誉感、珍惜友情等。
3. 国旗下发言的转变 由一贯的教师国旗下讲话转变为学生代表发言,代表自荐,班级演讲,竞争上岗。童眼看世界,用孩子的眼光和口吻阐释孩子成长中需要学会的道理。如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正面或反面的事例,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让遥不可及的理想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生生间的对话,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吸纳儿童的个人认知和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用同龄人的视角,去开展适合孩子的德育。
二、关注过程,创新内容,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掌声响起来 寻找身边的美,让身边的美为人所知。让每位师生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弘扬身边的美,从而创造美。可以利用升旗仪式的契机,向全校师生介绍身边感人的事迹,号召学习榜样典型,并由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
2.榜样在身边 他人推荐,将榜样请上台。让学生学会看到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或毛遂自荐,由学生自告奋勇,大胆说出自己的闪光点及上榜理由。给学生留足空间,提供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胆量。
三、关注发展,家校互动,携手共育美丽学生
1. 邀家长进校 邀请参加升旗仪式的学生家长到校参与,观看孩子的精彩展示,共同见证孩子的每一次成长。真正为家长敞开校园的大门,让家长更加直接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
2. 融家长智慧 贴合实际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收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3. 集家长寄语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的节日,孩子我想对你说。收集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心愿,在升旗仪式上转达。
总之,创新的升旗仪式,应注重德育教育,结合学校德育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升旗仪式既庄严又有趣,丰富环节,吸引学生。让升旗仪式成为每个学生共同期待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升旗仪式,增强自信心、班级荣誉感。让升旗仪式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