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课题“小学校园中升旗仪式实效性与艺术性的研究”
教师学习反思记载表
教师 | 夏海燕 | 所在年级组、任教学科 | 二年级 | 时间 | 2018.09 |
文章标题 | 学校改进中的学生赋权——基于仪式电离策划的个案分析 | 作者 | 孙素英 | ||
文 章 摘 要
| 学校文化变革是学校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学校文化的元素之一,仪式典礼不仅能够传承学校文化,还能教育学校成员。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学校尚没有真正把学生的角色提高到学校组织成员的位置上来,在仪式典礼的策划过程中学生缺位。无论从学校改进的视角来看还是从仪式互动的视角来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赋权;应根据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和内容需求,让学生以不同的水平层次和形式参与学校改进。 一、仪式典礼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二、仪式典礼策划过程中学生的缺位 三、给学生赋权的理性思考 四、学生参与学校改进的形式 | ||||
体 会 反 思
| 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因此,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集体性,即仪式是若干有着相同情绪体验的人的共同行为。[6]此外,周期性也是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仪式的周期性促使其形成基本模式,使持久的抽象化、概念化过程成为可能。无论是升旗仪式还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在学生共同行为形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有“相互关注的焦点”,使大家体验共同的情感。而这种相互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学校在仪式、典礼的过程中,如果要将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期待其影响学生的行为,学校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对要参与的仪式、典礼的认识与理解等,并就仪式、典礼中理念的呈现方式听取学生的建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仪式中达成学生群体的团结,培养其自信心与进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