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学校改进中的学生赋权——基于仪式电离策划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夏海燕

区级课题“小学校园中升旗仪式实效性与艺术性的研究

教师学习反思记载表

 

教师

夏海燕 

所在年级组、任教学科

二年级

时间

2018.09

文章标题

学校改进中的学生赋权——基于仪式电离策划的个案分析

作者

孙素英 

 

 

学校文化变革是学校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学校文化的元素之一,仪式典礼不仅能够传承学校文化,还能教育学校成员。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学校尚没有真正把学生的角色提高到学校组织成员的位置上来,在仪式典礼的策划过程中学生缺位。无论从学校改进的视角来看还是从仪式互动的视角来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赋权;应根据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和内容需求,让学生以不同的水平层次和形式参与学校改进。

一、仪式典礼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二、仪式典礼策划过程中学生的缺位

三、给学生赋权的理性思考

四、学生参与学校改进的形式

 

 

 

 

 

 

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因此,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集体性,即仪式是若干有着相同情绪体验的人的共同行为。[6]此外,周期性也是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仪式的周期性促使其形成基本模式,使持久的抽象化、概念化过程成为可能。无论是升旗仪式还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在学生共同行为形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有“相互关注的焦点”,使大家体验共同的情感。而这种相互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学校在仪式、典礼的过程中,如果要将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期待其影响学生的行为,学校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对要参与的仪式、典礼的认识与理解等,并就仪式、典礼中理念的呈现方式听取学生的建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仪式中达成学生群体的团结,培养其自信心与进取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