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背景:说起“蛙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能在海洋驰骋、能与海洋生物悠然嬉水的潜水员。但其实在我们的城市当中,也有一类特殊的“蛙人”,他们穿梭于城市地下管道中,在黑暗污水中潜行,保证城市的各大“肠道”健康、通畅。
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四(2)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经开区污水养护单位的作业现场,开启了“城市蛙人”的寻访之旅。
黄梅过后的第一个小高温,带着对“城市蛙人”的由衷敬意,队旗引领,队员们很快到了位于劳动东路的作业现场。到了现场,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是一段封闭的道路,还有“市政养护”的安全提醒牌以及两辆作业车。正巧,现场有一台机器正要下井作业,队员们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但生怕打扰叔叔们工作,直到机器被拎上来后,小队员们才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班组队长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告诉队员们,刚刚的机器是井下机器人。听到机器人,队员们更来劲了,问题一个一个地抛出来。王叔叔始终带着微笑,耐心地回答队员们关于井下机器人的问题。
原来,井下机器人主要是勘探作用,对于一些不太复杂的疏通工作,它也可以代替人进行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下井危险性。但是,这次的淤堵情况较为严重,不得不进行人工疏通。
在队员们充满好奇和崇拜的目光中,下井的“蛙人”在两位队友的帮助下穿好了闷热的潜水服,戴上呼吸阀、背上沉重的铁块,沿着井边的梯子一步一步下井。井边还有三位工友,分别负责“蛙人”的安全绳、呼吸机和垃圾网。队员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跟井边的叔叔一样紧绷着神经,专注于井内的任何动静。
渐渐地,井下冒出了棕色橡胶帽,“蛙人”叔叔拿着装满垃圾的渔网探出污水,站在井口的工友默契地将渔网拉上来、清理到一旁。“蛙人”叔叔在其他工友的帮助下慢慢爬上井口,坐在地上喘了几口气,缓了缓,便在工友的帮助下脱掉了厚重的潜水服。队员们看到,“蛙人”叔叔全身都已经湿透了,连头发丝上都挂满了汗珠。这份敬业精神,让队员们肃然起敬!
在取得班组队长的同意后,趁着“蛙人”叔叔休息的时候,队员们终于有了采访的时间。队员们拿出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蛙人”叔叔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您从事这份工作几年了?”“您还记得第一次下井时的心情吗?”“您下井前接受过专业培训吗?”“您在井下遇到过危险吗?让您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哪一次?”“您的潜水设备一共多重?”“您在井下每次工作多长时间?”……“蛙人”叔叔微笑着一一做了解答。当队员们听到“蛙人”叔叔的潜水设备总共重达80斤时,充满敬意的掌声经久不息……
采访结束后,叔叔们勉励队员要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为建设经开、建设常州、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次寻访活动,队员们参与了最平凡的城市建设者的一天,感受了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也对环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为建设美丽新常州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寻访心语:
正是有了“城市蛙人”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们城市的排污排水管网才能通畅。谢谢你们,用辛勤付出温暖城市!(队员 陈景钰)
我感受到了城市“蛙人”的工作危险与辛苦,所以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不乱扔垃圾,积极做好垃圾分类。(队员 袁 军)
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很多像“蛙人”一样的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他们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我应该脚踏实地的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爱护我的城市!(队员 杨天乐)
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有蛙人的精神:不怕苦脏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服务。(队员 路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