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常州经开区小学科学期初教研工作会议在横林实验小学顺利举行。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洪国明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经开区所有小学的科学备课组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洪主任强调了人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动力,分析了经开区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并希望科学老师们在新学期要有新思考和新打算,特别是要思考以下三个主题:“本学期本校科学学科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技术赋能为科学课提质增效的思考”、“科学学科学生素养的监测与实施”。
接着,横林实验小学夏俭主任介绍了他们学校的常州市前瞻性学习项目“DI学习坊:让创新思维活动发生”,夏主任从项目的背景分析、建设内容、行动路径和取得成效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了小学科的大作为。横山桥中心小学殷霙老师围绕他们的科学课题《小学低年级科学“童化”课堂实践研究》介绍了他们对低年级儿童的研究成果,就本学期的阶段工作做了一些设想。林南小学陈文秀老师结合学校实际对打造本校科学特色项目进行了系统地思考。洪主任就三所小学的发言进行了小结,他建议科学个特色项目的建设要主动追求发展,且合理借用平台,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新路径。
戚墅堰东方小学吴卫华老师从技术赋能方面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技术是为人所用的,教师在技术应用的度上要有清晰地判断。横林中心小学顾小仙老师结合自身实际,交流了她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技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验真实触感和更好地呈现探究过程的实例,并推荐了几款适用于课堂的应用软件。南塘桥小学技术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巧妙应用这个点进行了具体的做法阐述。洪主任结合三所小学科学备课组长的发言指出技术赋能的辩证性趋势,要求教师合理利用技术来为小学科学提质增效。
潞城小学、戚墅堰实验小学和新安小学分别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交流了各自在评价方面的策略,洪主任表明经开区的小学科学监测以学校自主监测为主,增加校际间的小规模互测。
最后,洪国明主任就本学期区级公开课、科技比赛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安排。半天的活动紧凑而高效,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科学老师们收获满满。新项目、新技术,新的评价方式,等待科学老师们去努力研究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在科学学科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横林实验小学提供 撰稿:夏俭 摄影:陈晓蕾 胡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