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点亮文字——小学记事作文指导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费娜


摘要:当前小学生记事作文中存在作文严重偏离实际,语言运用比较粗糙等问题;有效的引导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内容;运用多媒体来协助教学;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踊跃发言;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积累优美语句。

关键词记事作文 有效引导 策略

 

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中记事作文的教学也是如此,然而在当前小学生所写的记事作文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的作文与实际生活脱离太远,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在小学记事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来进行记事作文的指导,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当前小学生记事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严重偏离实际

在当前学生的记事作文中,他们所写的内容往往是为了应和主题而胡编乱造,导致作文与实际严重偏离,这种与实际脱轨的形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举例而言:在写最难忘的一件事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写得更深刻就开始写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说自己去当交通协管员、自己为小动物接生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生们为了让自己的作文给人印象深刻而进行胡编乱造反而丢掉了记事作文应有的效果。

(二)语言运用比较粗糙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处于一个培养的阶段,而学生往往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充满新意而随意造词,随意运用本来不能在这个场景应用的语句或词汇,更有一些用看似优美的句子进行堆砌,降低了自己作文的质量。

 

二、教师如何进行记事作文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内容

无论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还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亦或是在阅读中积累的例子,这些都是可以用到作文中的好素材,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把这些例子运用进去,那么不仅仅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加了作文的真实性,而且也丰富了作文的内容,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加吸引人。举例而言:在进行记事作文的写作时,一个学生写的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而另一个学生则是胡编乱造编了一个故事,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写自己真情实感的学生的作文更加吸引人。

例如班级开展了一次徒手剥柚子比赛,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写:我们用手死死地扒住柚子,用力往外扯着,只挺一声闷响,柚子那黄色的小尖帽便被我们给撕出了一道缝,我用手戳进了那条缝隙,用力一拉小尖帽便下来了。接着,我们又用手扣着柚子的黄衣裳开始剥,这衣服可真紧,我拉得整个身子都向后仰去,才拉下来一小块,陆子隽的手扣在柚子皮上,脸都红了,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人多柚小,薛天宇挤不进来,只得干着急,终于柚皮下来了,我剥得手都麻了。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写作时才有话可写,才能写精彩,才能体现真情实感。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阅读到的东西运用到写作的素材中去,为自己的写作添加色彩。

(二)运用多媒体来协助教学

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遭到了摒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追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课堂上,它通过独特的声像结合的模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兴趣。那么多媒体技术是如何运用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的呢?首先,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可以运用到学生写作中的生活视频,把这些小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增加自己的素材储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制作水果拼盘,包粽子,这些活动可以把他们录下来,成为学生写作时的回忆。其次,教师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制作成PPT或者是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播放,既节省了自己的体力,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也具有可保存性,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把自己的PPT或者是教学视频分享到网络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一部分学困生在课下的时候继续学习,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同时也让一部分请假没能到学校的学生能够知道教师上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像常州正在大力推广的 “青果在线”平台,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师生课后继续学习提供了平台。这样的媒体,教师可以尽情使用,用来协助教学。

(三)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踊跃发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

就像医生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发现病人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再进行治疗。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做朋友,多去倾听学生的意见,而不是碰到有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就很反感甚至去说“你怎么那么笨,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了”。

一次上习作指导课是趣味运动会后,请大家都在讨论运动会的感受。第一个同学说运动会的比赛真是有趣,过山车,毛毛虫,射门,玩得真开心。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能够表达心中所想。第二个同学说运动会真没有劲,我就在那里坐着发发呆的,这时,老师听了很生气,给了个白眼,于是,课堂氛围瞬间将至冰点,没有人愿意来谈了。即使学生起来交流,也不会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只会顺着有趣来说了。反之,当课堂的氛围活跃之后,学生自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就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了,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去有效地进行改善提升。

(四)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积累优美语句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样的题目和素材,有文化底蕴的作文肯定比普通的作文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同样是赞美人物顽强不屈的精神,有的学生只会平铺直叙,“他很顽强,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去克服”。有的学生就会引经据典,“他就像陈毅笔下的青松,面对大雪,依然挺且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的能力。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用词都非常优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把这些优美的语句保存到自己的素材积累本上,从三年级起可以每周一次做好摘抄,不仅积累课内的,还可以积累课外的,在写作的时候运用进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去搜集一些写作中可以运用的有文采的词句,让学生多去进行阅读,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的运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大量的积累和阅读,需要学生慢慢去体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写作是伴随学生一生的一种能力,无论是在将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学生都要运用到这种能力,所以教师们有义务去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记事作文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作文形式,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去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优美的语言,那么一篇优秀的记事作文也就产生了。希望我们的教师都能够引起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我相信不仅仅是记事作文的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越来越好,教学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