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下午,怀着对劳模的由衷敬意,队旗引路,横林实验小学六2启航中队寻访团的队员们来到了中天钢铁集团同创公司“夏萍技能大师工作室”,走近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听她讲述用弧光点亮的电焊人生。
寻访对象
夏萍,女,40岁,中共党员,风电焊工首席技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能手”,常州市“技术能手”、“岗位能手标兵”、“首席技师”……
她在工作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举起焊枪要专注,放下焊枪要问心无愧。”自2004年入职以来,她始终活跃在生产、技改的第一线,以坚守、创新、传承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铸就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寻访纪实
匠心源于坚守
一走进车间,笑容可掬的夏萍阿姨就迎了上来。她热情地带着队员们参观了电焊车间,详细解说焊接的原理和方法。看着,听着,队员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了,在焊工这个男性主导的工种里,她是如何干出一番天地的呢?大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夏萍阿姨微笑着娓娓道来: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做了17年的焊工。刚开始只是出于好奇,渐渐地被这门手艺所吸引。焊接是个体力活——每天得举着两斤多重的焊枪,常常一蹲就要十几个小时。但性格倔强的她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面对高温、灼烧、辐射、烟尘的困扰,也从没想到过放弃。她说,自己认定一生只做这一件事,滴水定能穿石。夏萍阿姨就是凭着异于常人的专注和坚持,在工作中站稳了脚跟。
匠心致力创新
夏萍阿姨在勤恳工作的同时,不忘刻苦钻研。白天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晚上回家后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参考学习,第二天就试着去解决。就这样,在不断摸索中,她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她经常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用心地把他们的经验记录在本子上。翻开她那本厚厚的工作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所学所得。厚积薄发,2014年,夏萍阿姨发现使用气体保护焊,能大幅提高焊接速度,她就将此作业方法推广至所有的篦板堆焊上,原本一周一块的作业效率转眼间提高到一周三块的“高铁”速度,每年实现创效约30万元……这只是夏萍阿姨在工作中创新创效的一个缩影。
匠心贵在传承
现在,夏萍阿姨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成立了工作室,开展各类电焊工技能培训,手把手带着新员工进行实操训练。那她带出来的徒弟们会怎样评价师傅呢?
徒弟1:夏师傅总是跟我说,焊工是一个良心活。在操作起重机等重型机械设备时,操作人员稍一疏忽就会导致焊缝出现,这种肉眼看不清的焊缝,会大大缩短设备寿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徒弟2:夏师傅从没有架子,就把自己当成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技术学好、用好,同时把好的技术和经验一一教给我们。
徒弟3:夏师傅的成长让我明白了想学就有机会,想干就有舞台,干好就有前途的道理。只要用心干,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行家里手。
…………
寻访心语
寻访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夏萍阿姨又匆匆回到了她的工作岗位上。在队员们的眼中,举起焊枪、蹲下工作的她竟显得那样高大。原来在一身朴素的蓝色工作服下,镌刻着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匠心”——这是对生产过程中每一细节都给予重视的工作态度,这是体现一种不惜用血汗塑造产品质量的崇高精神。
这次寻访活动,队员们走近了普通的劳动者,聆听了劳模的成长经历,增进了对劳模的敬佩之情,收获良多。今天,少先队员学习工匠们“追求卓越”的精神,“执念细节”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明天,必将迈向社会,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成为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之歌!
夏阿姨就是靠着多年的付出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实干,不断追求,永无止境。 ——队员 刘哲煜
好工匠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技术,把经验和智慧变成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和时间的有效工具。 ——队员 王雅楠
通过今天的寻访,我懂得了好的工匠会把自己的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把“99分就是不合格”的严谨态度和职业素养传承给更多的人。 ——队员 陈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