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改革春风吹满地 建设狄坂新农村》
横林实小四4中队寻访案例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雪

《改革春风吹满地 建设狄坂新农村》寻访案例

4中队

寻访对象

横林镇狄坂村位于常州与无锡交界处,312国道、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城际铁路成“川”字形横贯全村。漫步在狄坂村,粉墙黛瓦,清风徐来,俨然是风光旖旎、风景如画的江南美丽乡村。

狄坂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常州市先进集体”“常州市文明村”“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常州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常州市省级健康村”等荣誉。自2001年被武进区列为农村现代化示范村以来,狄坂村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提升。2018年,完成工业产值9.5亿元,实现销售9.4亿元。

1992年启动中心村建设以来,狄坂村已规划建造农民别墅204幢,并全部通上天然气。此外,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主要道路亮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残保险、村民家庭财产保险等参保率也达100%。

2018年,狄坂村党总支班子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建引领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围绕中心工作重点抓党建,打造了“同心再绘、五彩狄坂”党建品牌,党建阵地建设工作初具雏形。2019年,本着丰富党建内涵的原则,全面推进“狄(叠)+”党建工作法,以党建引领经济、民生、文化、生态文明,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寻访纪实

在寒假里,横林实验小学四4班的队员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狄坂村在这里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田园秀美、生态文明的镇村风貌。

小康路上 文明先行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横林镇狄坂村里,新绽的花朵被雨水坠得沉甸甸的。像往常一样,吴建新、姚海棠开着垃圾清运车进了居民小区,将村民们自行分类的易腐垃圾运送至村里的高溶氧有机垃圾生物发酵箱,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将垃圾变废为宝。

早在2016年8月,狄坂村就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他们投入10万余元,拆除了43个垃圾房,修建了垃圾分类收集亭。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让村民们的分类理念初步形成。2017年,狄坂村顺利完成垃圾分类试点,成为全市首个村级分类示范点。同时,全市首台高溶氧有机垃圾生物发酵箱投入试运行。

这台高溶氧有机垃圾生物发酵箱由江苏华虹新能源有限公司设计生产,周身采用不锈钢面板,全密闭储存,内部采用曝气装置产生高溶氧,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分解制成有机肥料,日处理有机垃圾可达200公斤。易腐垃圾经过发酵箱40天发酵,不仅体积可减量65%以上,而且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还田。

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狄坂村自1991年便启动了中心村建设,现已规划建造农民别墅204幢,并全部通上天然气。经过多年的努力,全村道路硬化率、主要道路亮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全部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残保险、村民家庭财产保险等也实现了全覆盖。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粉墙黛瓦、风光旖旎的美丽乡村,让城里人都为之艳羡

新时代 新发展

狄坂村自1991年启动中心村建设以来,已建造农民别墅204幢,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集聚点建设初具规模。2020年起,结合经开区“六个一”示范工程建设,狄坂村计划全面启动宅基地改革,大力提升村民住房条件和村容村貌。

在狄坂村党群服务中心,调研组听取了横林镇农业生态片区的规划情况,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一场座谈会。会上,蔡骏充分肯定了经开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成果。他建议,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围绕关键问题发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显著提升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增加、社会治理体系持续优化。他强调,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求大、求洋,要有乡村的味道,要尽可能统筹社会资源参与建设。

 


寻访心语

潘宇翔:来到狄坂村,完全改变了我对农村的看法。这里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真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啊!

赵淼钰:今天走访狄坂村,让我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长期的规划。狄坂村正是有了这样完整详细的规划,才会建设得如此美丽。

周艺可:多美丽的狄坂村啊,大常州正是有了这样美丽的乡村,才会变得更加繁荣。


 


寻访后悟:

坂上草滩变形记

四(4)班       赵淼钰

漫步横林镇狄坂村,放眼望去,204幢别墅环村而立,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沪宁高铁川村而过,不时可见轮船、火车、高铁“三线齐发”之景,远处328亩麦田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绿油油的毛毯,在春风中掀起一阵阵波浪,极目远眺,“乡村振兴 美丽狄坂”八个大字深深扎根在麦田之中,与这片土地相生相融,向人们诉说着在这块热土上曾发生过的故事。

狄坂,原作“荻坂”。是横林地区有名的穷村。一首民谣道尽了狄坂的窘况:

狄坂狄坂处处草滩,

地势低洼十年九荒。

破船一撑到处流浪,

捕鱼捉虾且度眼前。

破篮一只常挂橹旁,

刮风下雨蜷缩船上。

贩私盐剥老牛跑单帮,

到头来无吃少穿眼泪汪汪。

1968年,村干部从上海买回三台旧式皮带车床,办起了五金厂,当年就获利5000元。到1992年全村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是全市乃至全省最早的亿元村之一。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他们也积极提倡“以工哺农”,牢牢把握农业这个基础。从而实现了农工副三业协调发展,让狄坂人民富裕起来!

发展教育也是头等重要的事情。1980年,狄坂村投资12万元兴建小学教学楼,直到现在,我们村依旧保持着重教的传统,对升入高中,考上大学、硕士、博士的学生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奖励。

1982年我们狄坂成为常州地区第一个户户免费饮用自来水的村。1988年全村开始实行劳保、养老金制度,昔日的草滩和当时的狄坂,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1991年起,狄坂村分四批建成了204幢别墅,成了人人艳羡的世外桃源。

最近狄坂在做美丽乡村建设,这是新的发展机遇,村干部们抓住这次机会,为民谋福,为狄坂谋未来,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让狄坂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BCBA1FB4ADBD39416666CEDBC7AEFA37.jpg

 


寻访横林镇水美乡村——狄坂村

横林实验小学 四(4)班 潘宇翔

 

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走进社区参观家乡建设新成就,感受新农村建设,我寻访了横林镇上好几个村庄及社区,其中就数狄坂村的新农村建设尤为突出。

狄坂村位于横林镇东首,京杭大运河北侧,走进狄坂村,只见一座座二层别墅坐落在道路两侧,据说现在已规划了200多幢,红瓦、绿瓦、白墙、绿植、水泥路、柏油路,一个全新的农村景象映入眼帘。整个村上非常整洁,原来狄坂村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狠抓文明乡村建设,人们自觉性很好。村上还有两个特色建设,一个是同心广场,从天上往下看,同心广场由两个大圆交汇而成,造型很是独特;另外一个是有着古代建筑风格的文化长廊,这个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走在长廊里,呼吸着周围花草的气息,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最后我来到村东头的河道边,只见河道两侧都围着洁白的护栏,一座小桥横跨两岸,一阵微风吹过,清澈如镜的河面泛起片片涟漪,两岸的柳树也随风而动,景色真是宜人。狄坂村上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如白墙上“和谐新农村、幸福大家庭”的壁画,广场上的“复兴号列车”,湖边的亭台,这些都向大家展示出了狄坂村新农村的新面貌。

这就是水美乡村——狄坂村就像是一幅画卷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使画卷越来越美丽!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像叔叔、阿姨们那样去建设家乡,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可以好好学习,今后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

  

D]CG6`}QOI[U99]OX2L{5Q2.jpg

狄坂村别墅一角

 

6F`NKSQTC)`026ANV_D8QOL.jpg

狄坂村河流

 

)XCND`N)21KCJEB[`DLJMC1.jpg

狄坂村同心广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