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安尚少年学劳模,争做党的小红花
发布时间:2021-05-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夏海燕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怀着对劳模的由衷敬意2021年53横林实验小学的红色寻访小队开展了寻访最美劳动者活动。本次寻访的对象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天钢铁集团的首席高级工程师孟凡挺。

一走进中天钢铁集团,平易近人的孟伯伯就带我们来到他的“孟凡挺技能大师工作室”,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孟伯伯近年来的发明专利模型,多达16项之多,墙上也挂满了他获奖的专利证书。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一定是一个非常神秘和了不起的“科学家”吧?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的“孟伯伯的工匠课堂”为我们揭开了孟伯伯成长的神秘面纱。

孟伯伯来自山东,一开始竟然是一名非常普通的钳工,而现在却是中天集团少有的双高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先后获国家专利16项。他本人因此获得常州市“技能大师”、江苏省机冶建材行业“工匠”、江苏省文明职工、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他是如何干出一番天地的呢?大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孟伯伯微笑着娓娓道来:2003年,孟伯伯作为外协人员被派遣到中天钢铁服务,专门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当时,中天钢铁的类似“编外”人员达2000多人,他们的所有工资与补贴都由外协单位支付,工作的好坏似乎与报酬没有多大关系。但孟伯伯没想这么多,他说,他爱琢磨,碰到各种疑难问题,总要把它们弄个明明白白。孟伯伯的自学+勤奋伯伯从门外汉变成了机修手,成为车间里机器维修的最厉害的中坚力量

红色寻访小队的队员们好奇地问:“孟伯伯,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你怎么会想到创造发明的呢?你印象最深刻的发明是哪一项呢?”

“一切源于工作需要!”孟伯伯说,“岗位缺什么,我就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补什么。”这是孟伯伯的工作格言。说起2014年申报的第一项专利,孟伯伯说起来还是记忆犹新。记得在14年的梅雨季节的一个夜晚,厂里发生过一次较为严重的设备事故(带机堵料放障),当时导致大量的物料受堵,现场堆积了大约有100吨物料,就像一座小山一样,要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全部靠人工清理(因为空间有限机械装备无法进入),这要给员工带来多大的劳动强度,还有设备的故障失等。在抢修的过程中边做边磨,直到天亮了才抢修结束恢复生产,所有的兄弟们千的筋疲力尽,他们都回去休息后,孟伯伯一个人仍然留在现场观察琢磨……为解决这一难题,孟伯伯不断地请教专家、到图书馆查资料、现场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7月,他终于设计出一套运输皮带堵料保护装置,彻底解决了堵料问题。仅此一项创新成果,使1名操作工由原来管1-2条运输带增至管10条,每年可为公司节省劳动力70多人,节省费用近500万元。

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孟伯伯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劳模、工匠精神”——“从坚守本分做起,从拧紧每个螺丝钉、认真做好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爱岗业,争创一流,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其必备的气质与品质!”

孟伯伯还讲述了他是如何一步步努力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用他的话就是——“不待扬鞭自奋,以荣誉为前行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他还用三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怎样做好新时代的劳模——要一专多能,要提高工作效率,要学会合作!

最后 

寻访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孟伯伯又匆匆回到了的工作岗位上。在队员们的眼中,孟伯伯是一个普通而又了不起的工人。原来在一身朴素的蓝色工作服下,镌刻着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匠心”——这是对生产过程中每一细节都给予重视的工作态度,这是体现一种不惜用血汗塑造产品质量的崇高精神。

这次寻访活动,队员们走近了普通的劳动者,聆听了劳模的成长经历,增进了对劳模的敬佩之情,收获良多。今天,少先队员学习工匠们“追求卓越”的精神,“执念细节”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明天,必将迈向社会,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成为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之歌!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103.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118.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111.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020.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247.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055.jpg

微信图片_20210505220049.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