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常州市乡村学校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质量的研究与交流,提高数学学科学业的质量,5月8日,常州市乡村学校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提升研讨活动在经开区横林实验小学(市教科院第二附属小学)举行。常州各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常州市小学数学中心组全体人员、各辖区骨干教师等300余人齐聚经开,共研教学。横林实验小学殷黎明校长对全体教师表示了热烈欢迎。
聚焦课堂,固本正源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三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
金坛区儒林中心小学钱程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开始了《认识三角形》这节课。学生通过想-画-辨认清了三角形的特质。老师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描-画-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钱老师运用了数学实验的方法,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提出核心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围绕学生的思维,基于学生原有经验组织教学。
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罗雯娟老师执教的《乘法运算律的练习》,本节课充分体现出学业质量调研的导向,突出观察算式特点,灵活选择算法,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度,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来解决相关问题。
经开区横林实验小学的诸晓燕老师执教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诸老师从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回顾图形的面积和相关推导过程,既夯实基础又让学生明确了复习的方向。接着,诸老师又抓住常州市毕业考题中与面积相关的常见题型,引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自主联想、变题。课堂上,在教师有效的指引下,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思维不断发散,逐渐攀升。一节彰显思维,注重方法提炼的高效课堂由此发生。
聆听经验,深度思考
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思想,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学业质量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不同学校有着自身的特色的学业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横林实验小学陆娴静主任介绍了横实小数学学科组,从聚焦学科关键,借助组内共学,实施项目化学习等方面交流了提升学业质量的实践心得;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任法新校长很好地回应了“我们该如何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兼顾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如何推进从追求学习成绩转向追求学业质量提升的日常改革”;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董明伟校长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抓手,通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来整体提升学业质量;钟楼区邹区实验小学蒋玉琴校长讲述了在学生常规养成的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学情开展创新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邹区实验小学特色的实践经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主任交流了“学业检测”,让我们感受到“检测”其实是有温度的,它是我们开展精准教学的依据。基于“检测”,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乃至教师个体可以从不同视角开展深度探索。常州市教科院蒋敏杰校长作了《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内涵认识与测评》的报告,给出了三点建议:1.加强探索与交流,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算理;2.加强理解与应用,促进学生合理选择算法;3.加强实践与反思,促进学生主动优化估算。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育是一种影响,更是一种相互熏染的力量。精彩的课堂呈现,高效的专家引领,让老师们获益匪浅。课堂教学的方向对了,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始终向着“明亮那方”。
(撰稿:钱熠天 摄影:陈晓蕾 蒋渝萍 审核:王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