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童心向党】争做党的小红花 ——横林实验小学献礼建党一百周年暨一年级入队系列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1-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夏海燕

五月横林实验小学沉浸在红色的氛围中慷慨的爱党爱国歌曲流淌心间,辅导员和队员们都在认真重温队知识和队礼仪。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不甘示弱,他们满怀期待地登上了红色的学习号列车,向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红色大门

趣味争章——我来啦

为了激发准队员的荣誉感,也为了让入队更有仪式感,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横林实验小学少工委特意为每位安尚娃设计了入队争章卡,记录他们入队的点点滴滴。

争章闯关开始——从学习队知识到走近少先队,从写入队申请书努力闯关争章安尚娃们为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发愤图强,勇争小红花!

齐争传承章——了解少先队,熟练掌握“六知六会”,制作入队小报;了解党史,了解祖国的发展史,并争着为他人做好事,争夺传承章。

抢争劳动章——在家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儿学着做,在校能把自己的课桌整理干净,桌面、地面保持干净,争章过程中,安尚娃们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趣夺健体章——争夺内容分体能达标和游戏闯关两项内容。在“学做小红军”的游戏闯关中,“小红军们”穿过“枪林弹雨的封锁线”、参加斗智斗勇的地道战,为战争前线送物资……在趣味十足的争章过程中,安尚娃们的体能、纪律意识都增强了,领悟了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缤纷特色章——“护绿章”一1中队的小豆芽们能巧妙地利用废弃材料亲自动手自制喷水壶,并能精心呵护绿植。在科学课上,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绿植的生活习性,学习了喷水壶的制作方法,爱绿护绿人人行。

2中队的小红心们是争夺红心章,他们为同学做一件暖心事,并书写在卡纸上,小组讨论,得到肯定和赞扬的获得红心章,在行动和分享中发现爱心,体会奉献的快乐。

3中队的巧手手竞赛更是激烈,劳动课上,跟着辅导员学习系鞋带,回家跟着父母练。考章了,巧手手们大显身手,最快的小队员1分钟就能穿好一只鞋子,并系上漂亮的蝴蝶结,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中队的自护小达人不甘示弱。他们平时要求自己不追逐打闹,能保护自己和他人,更是加入了防骗、自救的知识学习中。110、119、12等特殊号码的模拟演练让考章现场精彩纷呈。

5中队争薪火传承娃,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与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编蛋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温暖融洽的亲子互动中薪火相传。

6中队的飞跃章得超越自我。小飞侠们制定个性运动计划,并计算开学初和现在的一分钟跳绳个数相差,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每日健康一点,每日飞跃一点。

7中队争夺爱农章:了解一种粮食和蔬菜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并以小报、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小农夫们增加了对粮食果蔬的认识,纷纷养成爱惜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此外,每一个中队也结合自己的中队实际,对其他六个特色章进行了微调,使其更加适用于自己中队,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你好,少先队!

5月21日中午阳光灿烂,一年级新队员更是热情万丈——大队部即将为新队员们举办入队仪式意味着他们即将戴上红领巾,成为真正的少先队员啦!

入队仪式由年级的两位小队员宣布开始。在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之后,学生中心钱主任宣布了本次105名新队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其余小朋友都成为了入队积极分子。决定宣布之后,五年级哥哥姐姐为新队员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全体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操场上、队旗下,响起了整齐、嘹亮的口号。

鲜艳的红领巾映衬着新队员的笑脸。校长给少先队员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来自一5中队队员代表全体少先队员,表达了能加入到少先队这个光荣的组织而感到骄傲、自豪!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的前胸……

队歌嘹亮,誓言铮铮,相信下学期会有更多队员集结在星星火炬下,绽放无穷的光彩。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846.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833.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915.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930.jpg

入队纪念2.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95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938.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4944.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5025.jpg

微信图片_20210624215041.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