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正值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日子,横林实验小学的三(1)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常州瞿秋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延陵西路188号的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走进故居祠堂,最前方屹立着瞿秋白石膏像,展现着身姿矫健、神采奕奕的革命家风采。身后壁板有诗云:“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是他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他短暂一生的追求与写照。瞿秋白于1899年在常州出生,他的革命生涯开始于参加五四运动。少先队员们观看了瞿秋白主持的八七会议。当时他只有二十八岁,代替陈独秀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100年前,他怀着“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初心,奔走东西、上下求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在故居东侧,是1999年新建的瞿秋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参观人数30余万人次。这是一座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常设陈列《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生平事迹展》,以瞿秋白革命功绩为主线,以其卓越才华、坦荡品格、真挚情感为副线,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他光辉的一生。
展厅中陈列着一张珍贵的照片——《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合影》,这是“常州三杰”中的瞿秋白和张太雷唯一的合影。1921年5月,瞿秋白和张太雷在莫斯科重逢,张太雷介绍他加入共产党。同乡、同学,又成为革命同志,两人留下了珍贵一刻的合影。瞿秋白曾说:“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一百年前,无数如他这般风华正茂、心怀天下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投入中国革命的洪流。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国际歌》的旋律至今依旧在天地间回旋。斯人已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