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思维是硬币的一体两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放在第一第二位,有其学理和实践意义。教学路漫漫,不忘初心始前行。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呢?2021年12月15日下午,横林实验小学开展以“聚焦思维发展 落实语文要素”为主题的语文组教研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听取了梁燕华老师带来的《司马光》一课。
梁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运用“跟着老师读”“带着任务读”“反复诵着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文言文,读懂故事意思,借助注释等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从而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时,梁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开始。从“司马光砸缸”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读准“司”,到回顾《姓氏歌》了解复姓并进一步读好“司马光”,整个过程的设计都是立足于架构从“旧知”到“新学”的有效链接,以使学生能以更大的兴趣、更足的自信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精读文本时,梁老师引导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观察插图、联系旧知、展开想象等来理解文言文的大体意思,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初步把握故事的叙事结构,实现对单元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的呼应与落实。
百花齐放才是春。课后,全体语文老师一起参与评课,同时深入探讨“聚焦思维发展 落实语文要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大家结合“语文要素”切磋研讨,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梁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也从各自的教学角度发表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建议。最后,蔡小玉校长就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谈了自己的看法。蔡校长认为,教师要在课堂问题设置上多动脑筋,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扮演好引导者、评价者、组织者的角色。要摸清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序常态开展基于思维发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在一片思维的分享和激荡中本次教研活动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