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寻找阅读微型小说的密码
横林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观摩课纪实
发布时间:2023-12-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丽萍



12月6日,横林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到行政会议室,观摩江苏省第24届青年老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

此次,我们集体观摩学习孙祎祎执教的六上《桥》,跟着孙老师一起寻找阅读微型小说的密码。

孙祎祎是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教导处干事,惠山区教学新秀,曾获无锡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无锡市“诗教中国”中小学教师诗词讲解小学组特等奖,惠山区小学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希望学生习得雅正的母语,建构起生命精神谱系,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学完后,各备课组谈学习体会:

一年级备课组:今天听了孙祎祎老师的《桥》,让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和感悟。“故事中理情节线”“情节冲突点”“冲突中品人物像”三个任务很清晰,非常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习效果。其次,互动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通过积极与学生互动,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情感渗透、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借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今天听了孙老师的《桥》,收获颇丰。在《桥》一课中,孙老师抓住情节凸显人物形象,从多处文字中抓住三个细节准确精炼聚焦老汉形象,对情节冲突的品析中感受人物形象,让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孙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初读体验,在巧妙梳理中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基于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分享中整合老支书在灾难面前大公无私、临危不乱、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小说通过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密码。整个过程层层递进,鱼骨式的板书,让整个故事脉络突出,学生清晰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组: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两条线展开,第一以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划句子,朗读感悟山洪的肆虐,注重引导领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抓住“像泼”、“像倒”,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运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同时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再读句子,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第二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划找句子,朗读感悟洪水中老党员的伟岸形象。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年级:这节课给了我一种节奏快、容量大的感觉,无论是指导朗读还是人物品格的体会都能流畅地呈现,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意犹未尽就下课了。孙老师的指导朗读让我印象深刻,生字词的朗读,快而有力,朗读的同时也做到了字字落实,解释到位,从而学生才能够带着情感朗读词语,三组词语又是文章关键线索的引子,设计巧妙。其中,师生共读最为震撼,孙老师的功底深厚,每一句都铿锵有力,经过指导后,学生的朗读字正腔圆,充满感情,配合音乐,读出了洪水来临时的急迫,情况的危急。朗读,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孙老师的示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五年级:今天听了孙老师执教的《桥》这一课,受益匪浅。孙老师利用鱼骨图梳理故事内容,到情节中去找冲突点,再到冲突中去品人物形象,紧扣“情节”“冲突”“人物”,设计巧妙,取舍得当。在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写一写和说一说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还十分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并有效指导,多次的配乐合作朗读,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音乐变成了整节课堂的一种教学资源,直抵学生的内心,直抵学生的精神世界。总之,整节课教师指导有度,学生学得有法。对于课堂上突发情况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孙老师都处理的十分妥当,评价语既丰富又贴切。

六年级:1.首先符合课文本身的逻辑。聚焦本篇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展开教学,在对情节冲突的品析中感受人物形象,让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符合学生学的逻辑。捕捉学生的初读体验,在巧妙梳理中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基于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分享中整合老支书在灾难面前大公无私、临危不乱、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小说通过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密码。特别是在黑板上的鱼骨图,将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整合,让合作学习的成果清晰可见,凸显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智慧。

3.同时,在课堂上,老师用铿锵有力、果敢简约的教学语言,营造了与小说《桥》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风格相一致的学习场,让学生沉浸其中,情有共鸣,学有所获。

(撰稿:各备课组  拍摄:陶绘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