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
从思维走向思辨
——横林实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丽萍

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为了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思辨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合理的思维和正确的思维,横林实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本次公开课的主题就是如何落实“思辨性阅读”。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常州市教研院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和横实小的全体语文老师。

本次公开课由李梦婷老师执教《田忌赛马》。基于“零起点”教学要求,李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小节号。2.想一想,故事中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和同桌说一说。任务二:默读10-14节,想一想,这场赛马双方是如何对阵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的对阵图,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比赛情况。任务三: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他输了,不动声色,他想——;接着,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他微微一笑,想——;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他想——。学生在讨论并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发表意见,展现出了思维的深度。

课后,朱老师给予了全面细致的评价。她指出本单元比较特殊,要求还原思维过程,体会思辨乐趣,欣赏人物的智慧和才干。接着,朱老师从开篇课题导入开始逐一分析,重点指出了一个成熟的老师需要拥有单位时间内多头并进的本领。并指出,李老师就非常好地展现了这一才华。在任务一中,厘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了“门客”的意思,学习了“出谋划策”这一词语的意思,写了“策”字,分清了“引荐”和“推荐”的关系 ,完成了学习单,订正了“赢”字,围绕人物关系图说清了人物关系。

在分析课堂的过程,朱老师还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思辨性问题,如赛马的几处“玄机”,为什么不写观众的反应?一张对阵图就能讲清楚的问题,为什么要花3小节来写?这些问题的提出,给在座的老师开启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朱老师谆谆教导:语文课,一定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转变理念。

思辨性阅读是学习者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并作出合理判断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高阶行为、深度学习的必然路径,更是超越文体界限的重要阅读策略。从思维走向思辨,既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老师的要求。

(撰稿:陶绘锦 拍摄:蔡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