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根据教育部通知,2024年9月教材迎来全面改版。为了使全体语文老师准确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材立德树人的作用,2024年8月31日,横林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散在各个班级,集中进行教材培训。
常州市各区教研员分别做了《落实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基于单元 整体把握 落实重点》《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建议》《坚持素养导向,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业质量》《基于学科大概念,凸显语文的“建构性课程知识”》的教材培训。
学习结束后,各年级老师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收获。
俞文婕: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新教材本着“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的总体原则,保留双线组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经典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选文、基础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练习、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等。
我们还了解到,一年级教材的修订思路为:加强主题教育,弘扬了时代精神;降低教材难度,做好幼小衔接;优化序列层级,强化教材规律性;加强内容整合,增进教材适应性。
毛老师还针对拼音、识字、阅读等板块提出了教学建议,以及提供了《四季》、《日月山川》等教学案例,令大家受益匪浅。
费娜:陈秋云主任为二年级语文教师作了题为《基于单元 整体把握 落实重点》的教材梳理与教学建议。本册教材整合板块和栏目数量,凸显教材内在的脉络。进一步明确板块及栏目定位,理清内部层次,加强整合,减少支脉,避免琐碎,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教材设计的一致性与明晰性。重新整合“语文园地”栏目,将原来独立的“口语交际”并入“语文园地”,与原有的“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栏目相呼应,提升 “语文园地〞的综合性语文实践功能,“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也进行了适当整合,从而使内部结构更加简洁清晰。
新教材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马琪玲:曹燕校长带来的三年级语文教材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给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带来了启示与思考。
曹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指导:一、基于学业质量检测的教学启示;二、教材内容概览与整体编写思路;三、任务群的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展示了如何使用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方法。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将以教材为依托,积极探索创新,团结备课组的力量,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生长、有效的课堂。
杨心何:武进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裴红霞校长为我们作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建议》的教材培训,从五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表现说起,带领老师们进行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再读解读。裴校长从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语文学习任务群出发,提出了清晰的结构化教学思路。即明确目标、“铆定”大概念、组建学习内容、创设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评价并调整教学,并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引领老师们将之内化在实际的教学中。
在这个愈加强调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环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蔡桑:伴随着八月盛夏的热浪,我聆听了溧阳教师发展中心杨春芳老师的五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学习是最好的姿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本次培训,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
1.启程:以学促教,初心不忘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火焰、引导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前行。
2.深耕:理念革新,技能升级
杨老师围绕教材解读和教学实施的思考角度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学习,我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内涵。在教学时要打通时空界限,开展丰富的活动,通过多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融合,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成长与变化。
陈云华:金东旭主任为我们作了题为《基于学科大概念,凸显语文的“建构性课程知识”》的教材培训。教材分析涵盖八个单元,包括阅读策略、文本解读、文学体验及跨学科学习等,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金主任结合教材内容,具体谈了如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达成教学要求。
金主任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给老师们提供了“让语文要素落地”的可行性建议,也让我们认识到,语文知识是动态生成的,需要通过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转型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老师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学、合作学、充分学、深度学、持续学。
此次培训,不仅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更让大家明白了老师要有“新”观念,“新”行动,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业质量。
(图文:各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