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教研正当时。为深化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改革,推动校际资源共享与教学共进。3月27日下午,横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聚焦核心素养,共探教学策略”数学校际研讨活动在横林实验小学举行。来自集团成员校的4所学校的数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讨、主题评课等形式,展开深度对话与智慧碰撞,为春季教学注入新活力。
许艳蕾老师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公开课《认识20~99》,该课以“动物街道”生活情境引入,通过“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等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与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借助小方块、计数器等工具,探索从19到99的递进规律,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及实际应用。课堂还通过“数线填数”“数星星估算”等活动,强化数感与符号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王蕾老师执教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王蕾老师通过多次举例验证,学生逐渐形成了对加法交换律的深刻理解,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在教授加法结合律时,王老师让学生运用在探究加法交换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这一新的运算规律。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加法运算律。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发现数学中的奥秘。
高畅老师执教了《和与积的奇偶性》。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列举、观察、比较,顺利展开第一次的两个非0自然数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探索;在学生探索多个非0自然数的和的奇偶性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然后再次进行列举、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并猜想多个非零自然数的和的奇偶性可能与什么有关;最后,重点研究四个加数的和的奇偶性,填写并比较表格中的情况,以此得出多个非零自然数的和的奇偶性与奇数的个数有关,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唐烨淼老师执教了《平面图形面积总复习》。在这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方法贯穿了整堂课的学习,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理解了知识的本质,理清了知识间的关联,习得转化的方法并加以应用。课堂上,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图形,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图形面积,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形面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面积问题,提升了推理、抽象的能力,培养了直观与空间观念及运用意识。
课后,各集团校教师对四位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度剖析。大家提出:在教学设计层面,教师要将“教”转化为“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常规层面,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每节课预留“思维留白区”,通过“质疑-探究-迁移”的认知动线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暮色渐浓,教研不息。本次校际联合教研活动以"春"为序,以"研"为径,不仅为区域数学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成长平台,更在思维交融中凝聚了提质增效的实践共识。相信这场春日里的教研之约,必将如春风化雨,滋养更多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助力区域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撰稿:钱熠天 摄影:俞淼娟、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