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寻访常州历史 感受古城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学生对常州历史与人文的探寻与了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形成认识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为构建和谐常州献策出力。
二、活动主题:寻访常州历史,感受古城文明
三、参加对象:新升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7年7月——9月上旬
五、活动内容要求:
(一)走访民居名巷,追溯老街(古镇)历史
活动目的:随着城市改造,很多民居小巷渐渐退出历史,湮没在现代建筑中。通过探访常州的古镇老村、老街名巷,体味常州民居的传统韵味;考究常州别名以及老街小巷名字的由来及典故,了解常州的历史人文,感受先民的生存状态。
(二)品名典小吃,寻龙城特色饮食文化
活动目的:常州有着丰厚的餐饮文化,传统名典小吃数不胜数,可同学们对常州传统小吃了解并不多。通过寻访百年老店,促进学生了解龙城特色饮食文化的历史;与家人一同品尝常州传统名典小吃,既培养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三)寻访龙城民间传统工艺,征集常州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
活动目的:常州自古传统手工业发达,常州梳篦、乱针绣等特色工艺品体现和传承龙城的民俗文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工艺设计和制作的工序。同时,可结合常州传统工艺的特点,融入现代青年人的喜爱元素,开展常州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设计成果既有常州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与喜好,为常州旅游业及旅游纪念品提供借鉴。
(四)走遍龙城运河畔,寻找江南水乡情
活动目的:近年,常州正大力整治城内运河,还常州“江南水乡”美名。通过了解常州运河的历史、河畔人家的变迁、运河整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让学生关注常州“运河文化”的变迁,聚焦她的发展,拓展“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五)品味千年文化,重温历史瞬间
活动目的:常州,从春秋末期吴国季札受封于延陵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5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事件影响了她的运行轨迹,事件背后又蕴含了什么深层意义?通过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让同学们深层次认识常州的文化传承,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六)采撷学术奇葩,再放璀璨异彩
活动目的:在明清之际,常州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学派群体: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等。了解这些学术流派的影响与变革,同学们将更全面地认识常州历史上在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的成就。
(七)讲名人轶事,学大家风范
活动目的:让国的季子、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洪亮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等等,这些都是常州历史上的名人,伟人。通过讲常州名人的故事,解读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认识方言流变,感受吴语魅力
活动目的:常州方言,是吴语区常州小片的代表语,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现在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常州方言体系,准确解读方言谚语的学生不多了。通过再学常州方言,同学们能更好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
六、活动成果要求:以绘画、摄影、DV作品、电子小报、访问日记、调查报告等形式将学生寻访经历与研究成果在学校内进行广泛地宣传展示与评比。(各班至少选择3种形式,各交3篇,多不限。)
另外,学校将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展示。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200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