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新课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
11月上旬,我校举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综合实践和课程组长俞淼娟老师指导了六年级的《父母之爱》这个主题活动。课堂上呈现的是第二阶段中,在同学们展开调查、广泛搜集资料后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包括对前期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发现、收集到的孝心故事、歌颂父母之爱的诗歌、美文、精彩小故事等,然后围绕着如何感恩父母展开讨论。
听课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评课。大家认为:
1、该主题值得探讨。如今,“独生子女症”在今天的孩子身上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所以,把“感恩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
2、俞老师的课真实地展示了同学们真实的研究过程、所展示出来的相关资料与信息都是同学们亲自去调查、去搜集、去整理的。期间老师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
3、阶段性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
通过研讨,我们还认识到:如何充分利用好这样的交流环节,更充分地展示,更充分地交流,更充分地认识到下阶段的目标,老师还应当关注:交流方式的多项选择,可以是静态的交流,如,墙报展示、实物展示等;也可以是动态的交流,如,答辩、讨论等;还应该有情感体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