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周五),常州市减负增效课题《构建以“两级交流”为特征的分享式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教学展示活动在横林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武进区数学课题组成员及横林小学教研协作片成员3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武进区教研室教研员马伟中校长主持。
首先,马校长就本课题做了简要的介绍。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应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马校长指出在课堂上加强教学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师生的互教互学,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级交流各具价值、各有侧重:一级交流强调人人参与,二级交流强调围绕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随后,横林实验小学的杨奕老师和星辰实验学校的胡英娟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研讨课: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和五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节课都较好地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思想,多次运用“两级交流”。在一级交流中,全体同学都能贡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分享他人的成果和体验,深化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二级交流时,同学们都能围绕学习任务展开交流讨论,归纳优化,并且能灵活运用。最后,与会老师填写了教师问卷,并写下了这两节研讨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同时,马校长也作了精彩的点评。
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