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新途径——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3-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蓉梅

激发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新途径——互联网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吴蓉梅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提供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指导也还是不够的,必须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认为它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提供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一、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二、互联网提供“声、像、文”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三、互联网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场所,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四、互联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阵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了背诵诗文的篇数,这表明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专家分析认为: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听说读写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提供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指导也还是不够的,必须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认为它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提供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

一、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

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很少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其实,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存在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形式相近的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话,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提高。

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阅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

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一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中讲到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讲到了人们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其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引导学生以 “海洋”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就找到了大量的关于海洋的各种文章,然后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对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的产品、环保、科技、法规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具体的了解,从中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心灵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通过互联网提供“声、像、文”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

文字不等同于语言,不能完全传达出语言所包含的信息。特别是对于阅读经验和人生体检都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文字材料是不够的。实际上“听”和“看”也是一种“阅读”,但这是传统的阅读材料所难以提供的。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而这种声像结合的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我们相信这种大量的声像阅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使阅读的起步进一步提前,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无法通过文字阅读读懂的材料,有可能通过声像阅读来读懂),还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一册《黄果树瀑布》一记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对人身心的陶冶。本游记文质兼美,但对于从未到过贵州,从未观赏过黄果树瀑布的学生来说,要想只通过语句的品读、赏析,就理解“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是不容易的。于是,我事先上网查阅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没想到,网上有关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令人目不暇接。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浏览了这些资料。听着“哗哗哗” 雷鸣般的水声,看着宽幅白练般的水流一泻千里,饱览着一幅幅“山围绕着水,水围绕着山”的瀑布全景图,学生们感到如身临其境——瀑布就在眼前了
   三、通过互联网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场所。

由于互联网可以提供千万人同时阅读的可能,如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书,还有其他以往需要传阅的材料,如果发布到网上,就可以让众多的读者同时、异步阅读。一篇让人感兴趣的文章、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一首好歌、一幅好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可能成为学生乐于谈论和交流的焦点。所以,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栏目,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这种表达和交流是完全出于自发的,没有任何的强制色彩和心理顾忌,所以也最能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最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的兴趣。这不仅从一个侧面激励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对电脑的操作和运用的能力,更可以培养良好的表达心态和交流习惯。

苏教版小语第十一册《练习3》中有这样一道口语交际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教学中,我灵机一动,不如让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写一条自己的名言。我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眉飞色舞地议论开来……没多久,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一个个完全沉浸其中,奋笔疾书,以至于下课许久竟无人觉察。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决定让他们把自己创作的名言在互联网的“论坛”上发布。下午,我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和每一位同学商量,逐一斟词酌句,一一定稿,并输入了“论坛”。望着同学们那认真虔诚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汩汩地流进了学生的心田……

附几句班级名言摘录: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在大海中的巨人,如果你不去敲醒它,那么它就会永远地沉睡在大海里。--陈曦

人的一生必须有竞争对手,只有不断地与别人竞争,才能有巨大的成就。--徐征

知识好比一块会变成金子的石头,当你刚拾到它的时候,感觉无用,当你用到它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它的价值。--诸云蕾
   
有了理想的人生,就会像太阳那样发出灿烂的光芒。--管荣婷
   
如果没有通过亲身的经历,就不会得到真实的感受。--谢华杰

四、通过互联网建立展示才华的阵地。

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如一篇习作、一幅绘画、自己录制的一首歌、一篇配乐朗诵,或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课本剧、一个小品,提供到展示台上。同时我们还可利用校园网开展写作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知识大赛,进行好文章、好作品评比、优秀个人或集体的评选、民意测验或调查,这都会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让互联网真正地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它可以为我们的语文阅读营造一个自由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自由发配的时间,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空间与机会;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弹性化的学习内容,以便与学生自主选择,以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总而言之,互联网能够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规律,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主动地理解学习的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其大脑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联网为我们的语文课外阅读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我们的学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空间!

 

文献参考:

1、《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语文教学》《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8期总第163期张军

2、《发挥网络教学优势,辅助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厦门市思明区演武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组  余晓宴  黄秀贤

3、《网络教育信息组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方式》 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