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习作指导点滴谈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严菊华 “三年级的学生作文课怎么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段时间,我一直盘算着这个问题。不经意间,这样的一段话改变了我的最初想法:“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当敢于把学生引向生活,指导他们自觉地观察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小丘溪流的秀美景色,桃李杏梨的生长变化,鸡猫狗兔的生活习性等等。我们应当敢于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知识天地,以从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扪心自问:“你的习作课走向生活了吗?你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吗?” 这使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作文应当给孩子带来什么?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指导,还是孩子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于是,我一直追问自己:“我能让孩子们喜欢写作吗?” 走出教室,我放眼望去,校园花坛里的桃花已经开满枝头,月季花也姹紫嫣红,开得正浓。槐树、杨树也急忙冒出嫩的芽,新的叶,抽出绿的枝,在春风中摇曳着绿意。花坛四周的小叶黄杨一团团,一簇簇,绿得那么清新,那么诱人。我觉得春姑娘正迈着的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走,去和春天约会!”我想这一定是个好主意。我已经下了决心:这次的作文就从孩子们的身边写起,就画画万物复苏的春天,写写桃红柳绿的春天。 当我在黑板的正中央写下“春”字时,教室里也很快荡漾起春的色彩。同学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什么“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雨贵如油呀”、“春意盎然”……索性,我让学生们放声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与春天相关就行。教室里顷刻间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可谓“春”机勃勃。许久,我问同学们:“谁能用美好的语言赞美一下春天?”有几个孩子的发言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 生1:春天是我们喜欢的季节,阳光明媚,气候温暖。正如诗人孟浩然所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春,悄悄地来到了美丽的校园。青松抖掉了寒冬的雪花,显得更加苍翠。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美美地伸了个懒腰,说:“好一个美丽的世界!” 生3:春天,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小鱼在小河里嬉戏。小燕子姐姐排着队唱着“春之歌”从南方回家了。奶奶院子里的桃花更漂亮了,粉红粉红的,真讨人喜欢。 生4:提到春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的一首古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就这样,在我们的几次对话中,孩子们心中的春天诞生了,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这些美好的想象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综合实践课上,伴着“春天在哪里”的轻盈歌声,我们师生五十人走出校园,一起和春天约会。有的孩子都用手遮着眼睛,嘴里叽咕着:“这阳光太刺了,真刺眼!”有的同学惊叫着:“春天的云朵还有特色呢,一朵朵,一片片。”走在前面的周叶和冯啸同学争吵了起来。原来,调皮的小周叶顺手采了一朵小野花,冯啸同学批评她没有爱心,说她是摧残植物生命的“采花大盗”,急得周叶同学连声求饶。我笑而不语,孩子们还是很有爱心的,他们分得清是是非非。 来到校园不远处的市民健身广场,原本整整齐齐的队伍散成一团。孩子们这一丛,那一簇,欢蹦乱跳的,真像是刚刚钻出泥土的小草儿,;有的孩子嗅嗅着花坛里金灿灿的菜花,有孩子摆弄着粉红粉红的桃花,活像一只只“嗡嗡”的小蜜蜂,好不热闹;有的孩子干脆蹲在水池边,看流水、观小鱼,有的孩子独自倚于垂柳,沐春风、听鸟鸣,好不自在!更有顽皮着,大胆地钻进菜花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急得我连声大叫。 在返校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树上有个鸟窝,窝里住着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于是我们都停了下来,静观这群鸟儿,鸟儿们看到我们一点也不害怕,叫得更欢了,惹得同学们欢呼雀跃!虽说春天让人乏力,但孩子们的脚步依然轻快,仿佛有走不完的路;孩子们的声音依然活泼,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一路上,春意绵绵,春光无限。 回到教室,我认真地对孩子说:“只有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等去仔细观察每一件事物,你才会得到最为真切的感受。这才是我们的作文所需要的……。”同学们听得很入神,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最后,我建议大家:“我们一起品味品味这春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吧!”孩子们欣然同意,有几位同学是这样品味春天的: 生1:树木都抽出了新芽,一片片新叶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小桃子。被风一吹,仿佛无数只热情的小手在向你致意。各种树木穿着绿装,沐浴着柔柔的春光,多像一位位身穿橄榄绿衣的卫士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小学生做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 我认为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我在一个下雪天指导学生即兴作文时,让学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凝视着窗外飘扬的雪花,观察了五分钟,然后让学生以《雪》为题写一篇短文,描写雪中的景色,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古今中外,历代的作家诗人写了不少赞美雪的诗文,但诗人与孩子的感受不会相同,学生们各自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有的学生写雪花自由自在地飘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雪花一样自由,不受拘束,不再上这补习班那辅导班;有的学生写雪花落到地上,像回到家一样,找到了归宿;有的则由雪想到了那些纯洁如雪的人;还有好动的学生希望雪花快快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雪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观后却有着不同的感受。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实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