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 想说 会说 善说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四法” 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前者可能有些偏见,后者也许有点夸张,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心灵的表白。”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告诉我们口语训练与开启心智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强调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口语表达流利清晰的孩子,常常是思维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明显地强于其他孩子。但课堂上能自然清晰、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只有那么几个。多数的则是站起来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夹杂着许多方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亲眼目睹感受了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不均后,不由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感受与体会。 一、用民主的钥匙打开学生嘴上的锁,使学生“敢说”。 1、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我不但愿意俯下身子平等地与我的学生对话,我还最愿意以仰视的目光来欣赏我的学生。”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全新视角,它所产生的情感效应是非常巨大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欣赏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真正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够亲近、敢于亲近老师,师生之间真正达到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近。 2、让学生打开嘴上的锁。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严肃得令人生畏,教师严肃得让人害怕。低年级学生往往在非正式场合能说很多话,但当进入课堂,并且当众说话时,学生就产生了畏难心理,嘴上好像加了一把锁。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一种宽松随和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灵,轻松自如、无拘无束地表达,敢于大胆地说话。如教学看图说话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针对性强的活动——“错位指向”。教师请同学们检查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脑袋都带来了没有。学生自查以后,同桌面对面。师言“眼睛”,生不能指向“眼睛”,只能错位指向其他任意三个部位。生若出现定位指向,同桌以笑声示意。如此反复几次,学生立即情绪亢奋,兴致勃勃,一下子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放松了心情。随后,我又用几句中肯的课前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带着眼睛、耳朵、嘴巴和脑袋来欣赏两幅特别有趣的图画,仔细听,仔细看,大胆想,怎么想就怎么说。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带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用激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想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可以增强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强烈愿望。所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就成了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关键。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放弃一切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语言训练的基本手段,只有把学生带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在动力。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到交际的对象就在眼前,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使口语交际变得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教材《夸家乡》最后的练习要求是夸夸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景物应该是学生最熟悉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对事物的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到说话时又理不出头绪,无话可说。于是教师事先拍摄下高处远望横林镇的几个镜头,且对横林高中、人民医院、苏果超市、横林大桥等几个比较醒目的、又能反映出横林建设飞速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来几组特写镜头。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制成相应软件,在网络上合成后形象地再现。通过定格、重播等手段指导学生观察,于是课堂上呈现“众说纷纭,欲罢不能”的热闹场面。孩子的发言大胆,丰富,更有个性化。 2、适时激励,建立信心。适时的激励会激发人们智慧的火花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建立表达与创新的信心。这一点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及时肯定,尤其是对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讲述,我都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的想法很独特!”“我的学生真行!”“你的发言超过了***”等。对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更多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及时加以引导和矫正。如“没关系,大胆讲”,“你再想想,一定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在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树立信心,为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结合生活实际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说”。 光“敢说”、“想说”还不行,要使学生真正“会说”,还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秋天到了,校园的一棵桂花树开花了。我带着学生来到桂花树下,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感官“看看、听听、嗅嗅、尝尝、摸摸”进行观察,指导学生:站在桂花树下,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秋风轻吹,你听到了什么?桂花落在你脸上,你感觉如何?学生亲身感受后有的说:“我来到桂花树下,看到了满树白白的,小小的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秋风轻轻吹来,桂花沙沙作响,像是对我轻声诉说什么。”有的说:“我看到雪白雪白的桂花只有米粒儿大小,花香浓郁,使人沉醉。秋风轻轻吹来,几朵小花掉在我头上,仿佛在轻吻我的脸;几朵小花掉在我身上,像是要对我悄悄诉说;还有几朵飘进了我怀里,带着浓香钻进里我的心窝里”……再如指导学生观看一幅三位同学踢足球的画,启发他说说图上有几个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中最突出的一个在做什么,其余的人在干什么,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等等。 四、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善说”。 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善说”,老师就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然大方地表达,学会一定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如在口语交际中,我请一位同学来评价他人的发言,他在说出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对别人的不足一股脑儿地全盘托出,搞得那位同学怒目相向。请另一位同学作评价时,我建议他用“假设……”“如果……”等假设性词语,以表示对那位同学的尊重,使那位同学转怒为喜,非常诚恳地接受了他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常说“会说的让人笑,不会说的让人跳。”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充分转变教育理论,以学生为本,掌握科学方法,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