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今,正是金秋十月,桂子飘香的季节。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和作家琦君一起走进她那美好的童年时代,一起感受那飘香的桂花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桂花的香贯串了全文,还记得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谁能试着有感情的背一背? 3、桂花真香啊!那桂花的香和摇桂花有什么关系呢? 二、体会“摇花乐”。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 “摇桂花”的快乐?请你找出关键的词语体会体会,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来说体会) “我”的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课件出示这句话)体会“我”急切的心情。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课件出示这句话) (两个“帮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使劲”一词中能体会那份高兴劲。这便是儿童快乐,正所谓“儿童解得摇花乐”。练习读中体会。) (3)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那飘香的桂花雨。演示桂花飘落的情景。师朗读 这桂花雨美吗?美在哪? 当你享受着这飘香的桂花雨时,你会怎么喊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父母、乡亲之乐: 1、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连风打的旋儿都是香香的了,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 2、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课件出示诗)父亲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乐?(父亲用诗表达了一份丰收之乐) 3、母亲乐吗?(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感受了一份快乐) 4、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正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三、感悟“思乡情”。 当我把外地的桂花捧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课件出示母亲说的话。 师:多年以后,我远离了家乡,住进了城市,过上了优裕舒适的生活,领略到了更多的名山大川,欣赏到了更多的奇花异草,每每我回到母亲身边,总是把我的经历讲给母亲听。有一回,我游览了桂林的山水后,我说:“桂林的山真秀啊!”可母亲说:“ 。”母亲说:“外地的 再 ,也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进行练笔。) 师小结:再香不如家乡桂,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每当我听到母亲说这些话时,我就会想起(引读) 四、拓展阅读。 1、师述: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如今的她已有88岁的高龄,可是她仍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师朗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推荐余光中的诗《乡愁》(课件出示),进一步体会浓郁的乡情。 3、推荐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五、板书设计。 桂花雨 思乡情 母 洗 净 撮 放 摇花乐 父 口占 一 绝 村 沉 浸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