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课堂源自语言的魅力 听《桂花雨》教学有感 横林实小 董福娣 前一段时间听了钱云涛老师执教的《桂花雨》一课,我印象很是深刻,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感觉很美很美,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是过渡、总结,都独具匠心且富有文学意味,显示了老师较高的语言功底。 一、评价语言准确有效。 在学生交流并诵读了文中描写摇桂花乐趣的语句后,老师播放了桂花纷纷飘落下来的动画片段。这时,钱老师安排了让学生看图想象练说的训练:“这桂花飘落的情景美吗?美在哪里呢?”配着悠扬抒情的音乐,我觉得这情景实在是美极了,但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画面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学生的练说并不十分出彩,当然,学生也就无法真正进入文本去体会到作者那份摇花的乐趣。钱老师并不草草收场,继续动情地启发:“假如这缤纷的花雨就落在你的头上、脸上,你会有什么感觉呢?这花雨落在席子上、地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像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一块大石子,学生的生活积累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桂花落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闻一闻,好香啊”,有的说“桂花落在我身上,就像给戴上了一条金色的披肩”,有的说“桂花纷纷落下来,好像下了一场金色的雨”,有的说“桂花落到席子上、地上,好像铺了一条金灿灿的毯子,美极了”……在学生练说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启发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积极引导和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想象练说的过程中思绪飞扬,不知不觉走进了作者欢乐的童年,强烈地感受到了摇花的乐趣。 二、过渡语言精美讲究。 整堂课上,老师的语言都比较讲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尤其是学完了三、四两个小节后,老师的这段话语最让我难忘:这飘香的桂花雨,香了母亲的手,香了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还香了……从内容上来说,这段话不仅非常自然地把教学带入了下一个环节,而且是对前面一部分学习内容的总结;从语言上来讲,这段话与琦君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非常一致,使得文本语言与课堂情景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