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4-03-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yanjuhua

《桂花雨》听课反思

 

严菊华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因为一直不教高年级,对高年级的教材非常陌生,所以一下子也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去评价,下面就钱云涛老师的这节课谈谈我的浅见:

我们低年级比较重视朗读,分析一般比较浅,我看钱老师的这节课也非常重视朗读。首先,指导学生读出喜爱。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钱老师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钱老师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其次,指导学生读出快乐。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钱老师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重点指导学生读出真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钱老师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非常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天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另外,我还有一些个人想法想交流一下:

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课后是否可以布置仿写片段的作业。

听了这节课,我有一个冲动,也想教教高年级,一方面能体验不同年级段的教学生活,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希望学校领导能考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