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4-03-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桂花雨》听后反思

  《桂花雨》是现当代作家琦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拜读之后,爱不释手,久久沐浴在那花香四溢的桂花雨中。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花香一如母爱,花香一如乡愁,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让作者一辈子魂牵梦萦,也飘进了我们的心田。听完老师教完本课后,有以下反思。

  1、善用空白,引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自得的语言实践来实现的。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行启发、导向,才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例:教学桂花纷纷落下情景时,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想象桂花落到你的头上、颈上、身上、地上的感受,再说出表现作者当时喜悦心情的词语,最后用词语喊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步步深化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读出、说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融入文本,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善用文中其他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意外之意,这样可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获得许多动态生成资源,对文本的理解有了升华。

  2、整合教学资源,触发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摇花乐思乡情情感需一个转折过渡,才能渐渐沉浸文本,体会真情。为此,收集了有关琦君简介、摘录了《桂花雨》原著中的三句话、还配乐《思乡曲》,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源中获得信息,通过自读自悟,默默感受到了作者和母亲那份思乡情。

  感觉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少了点,朗读指导还不够完全到位,未达到更高的层次、深度……这些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探究,不断反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