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心田香满室
发布时间:2014-03-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unyazhu

情满心田香满室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孙亚珠

当我来到鸣凰中心小学听钱云涛老师执教《桂花雨》时,我被钱老师沉着、大方的气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折服了。

一、沉着、大方的气质

钱老师在整个课堂上给人一种沉着、大方的气质。她捧着书,漫步在课堂上,就像一位智者,为学生点拨、解疑,为学生点亮心中的明灯。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钱老师激情打开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浓情营造师生之间充满灵性的对话磁场。

二、充满语文味。

1、充分地体现读中感悟。

钱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子:⑴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⑵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⑶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通过两个“帮着” “使劲”让学生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通过“喊”体会那份高兴劲。

有了体会,学生的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加上老师用媒体铺成的情景,老师自己的示范朗读,在课堂中的学生读书劲头是一个高过一个,朗读的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教师指导朗读的效果。

2、充满浓农情意的点睛之语:

“摇桂花不仅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快乐,也给全村的人们带来了快乐,家乡的桂花,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的桂花。”

“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如今的她已有88岁的高龄,可是她仍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

像这样充满浓农情意的点睛之语,在整堂课中随处可见,钱老师看似是信手拈来,其实是匠心独运。钱老师正是通过这精妙的、生动的语言,来渲染课文中的情境,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感染学生。

3、练笔感悟“思乡情”。

师:当我把外地的桂花捧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课件出示母亲说的话。

多年以后,我远离了家乡,住进了城市,过上了优裕舒适的生活,领略到了更多的名山大川,欣赏到了更多的奇花异草,每每我回到母亲身边,总是把我的经历讲给母亲听。有一回,我游览了桂林的山水后,我说:“桂林的山真秀啊!”可母亲说:“          。”母亲说:“外地的                            ,也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进行练笔。)  

师小结:再香不如家乡桂,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每当我听到母亲说这些话时,我就会想起——

让学生通过动笔写一写,来深刻体悟作者的思乡情,这一设计可谓是颇有独到之处。通过写,将学生口头说的话倾注于笔端,通过自己内心的感受加以表达,情感体会得就更加深刻了。

4、恰当的补充和延展。

当老师配乐深情地朗诵起作家写的一段文字,这段话的每个字,每个音都是那么的包含感情,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琦君写“桂花雨”,其实是在记录美丽的人生呀!

钱老师向学生推荐了余光中的诗《乡愁》,进一步体会浓郁的乡情,推荐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让学生学完本课之后,再去进行一点拓展阅读,再去进一步的了解作者。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以前看到过的有关描写“语文”的美句,与大家共享。

语文是敲门的砖,铺路的石;

语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自强不息华夏魂;

语文是举世无双的长城故宫,是巍峨停泊的珠穆朗玛;

语文是光彩夺目的先秦散文,是皎洁明媚的汉宫秋月;

语文是珠落玉盘的琴瑟琵琶,是高山流水的伯牙子期;

语文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

语文是周树人的彷徨呐喊,是郭沫若的凤凰涅磐;

语文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南方春色;

语文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冬;

语文是真善美的使者;

语文是我们形影不离的朋友;

语文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阳光地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