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7日,中国全国政协举办了21世纪论坛 - 《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在这个有国际政要、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国内外专家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上,第一次将有关人才、教育和科技的论题作为它的七个分论题之一,单独举办了分论坛。它的举办反映了时代前进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的新觉醒,反映了中国的战略选择。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以“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题做了主题演讲,这一中国政府的战略抉择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赏。
在我们人类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中,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把对地球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实现,和更多的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要走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正在通过发展,消灭贫困、疾病和愚昧,希望享有较富裕和幸福的生活,这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国际社会应该为之欢呼,为之而共同努力。在发展中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也是全球各国政府,包括发达国家的责任。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不堪重负。出路在那里,决不能用限制发展的办法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也不能靠重走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的路。问题的解决,困境的出路,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依靠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觉醒,来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发展科学技术就要大力加强科学能力建设。在世界90多个国家科学院组成的国际科学院组织(IAP,Inter-Academy Penal)中成立了负责对世界问题提出科学咨询意见的国际科学院委员会(IAU)。IAU在2004年4月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提交了他们的第一份对国际问题的咨询报告,题目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科学技术能力的战略”在这份咨询报告中,强调了科学能力建设,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科技能力建设中,应该包括人力资源建设、研究体系和机构的建设,国家政策和社会机制、文化环境以及资金、物质资源投入等等,其中特别要强调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创新,发展将难以为计,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在科学能力建设中,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鼓励知识分享、和正确地实施知识产权政策。在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大课题中,需要已经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甚至拥有专利的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和专利政策上给发展中国家以特殊的考虑。例如艾滋病的防治疫苗,煤发电厂的污染防治等。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