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330篇,其中小学234篇,中学96篇,经过评审,共评出小学组一等奖16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36篇;中学组一等奖8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20篇。现公示如下:
注: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论文每两年评一次。
小学组
一等奖 |
序号 |
论文名称 |
单位 |
作者 |
1 |
例谈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教学 |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
钱新建 |
2 |
用心关注 用心反思 用心经营
——我的三次“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回眸 |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
于琴 |
3 |
淡妆浓抹总相宜
——例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
金坛市河头小学 |
徐锁平 |
4 |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活动的几点思考 |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
张小亮 |
5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
常州市五星中心小学 |
姜艳 |
6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生命活动构建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杨健 |
7 |
为孩子的探究活动留痕
——谈“过程实录手册”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应用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杨静娟 |
8 |
开发乡土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野菜文化”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小学 |
吴建春 |
9 |
在“实”“广”“活”上做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挖掘与设计的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
杨玉静 |
10 |
关注过程也要兼顾结果
——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方法的指导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刘小英 |
11 |
综合实践活动,我站在学生的……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
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蒋小萼 |
12 |
对基于项目管理理念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蔡小玉 |
13 |
立足现实生活 走向课程常态 |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
陈如铁 |
14 |
浅探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
马春红 |
15 |
“童眼看拆迁”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徐海燕
徐小甫 |
16 |
迷惘的课程 任意的课堂
——有感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和落实 |
常州市红梅东村小学 |
储亚琴 |
二等奖 |
1 |
亲近传统 实践综合 |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
居莉丹 |
2 |
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公民教育的尝试 |
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方伟 |
3 |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有效指导 |
常州市武进区南宅小学 |
邵渊 |
4 |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 |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徐小甫 |
5 |
在实践与探究中协调发展
——谈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龚莉娜 |
6 |
“导”得有效才会“动”得精彩 |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
刘云洁 |
7 |
培植课程实施的内源动力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兼职教师的培植 |
金坛市汤庄小学
金坛教育研训中心 |
杨霞银
夏亭尔 |
8 |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尝试 |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 |
贺素霞 |
9 |
浅谈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郭花 |
10 |
“导”之有法 彰显价值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王小菊 |
11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 |
夏玲敏 |
12 |
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朱伟维 |
1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杨区小学 |
王华英 |
14 |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
常州市北港中心小学 |
丁亚英 |
15 |
浅谈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
常州市蓝天实验学校 |
袁文娟 |
16 |
多一些尺子,多元化发展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
姚灵娣 |
17 |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活动”起来 |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
周建芬 |
18 |
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学科化倾向
——从“过去的游戏”谈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
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
何如娜 |
19 |
“走近家乡的特色产业——电动自行车”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
陈丹君 |
20 |
浅谈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的问题与对策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
蒋英 |
21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章芙芳 |
22 |
追求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归宿
——对综合实践活动文化选择的点滴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
朱燕芬 |
23 |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弱势群体的关注 |
金坛市河滨小学 |
房小科 |
24 |
“绿色食品的调查”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古方小学 |
薛博娟 |
25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主角”意识 |
常州市丁堰小学 |
张伟华 |
26 |
基于有效:综合实践活动的走向 |
常州市东方小学 |
潘多多 |
27 |
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魂” |
常州市勤业小学 |
缪蔚锦 |
28 |
浅谈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 |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
郑云方 |
29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几点思考 |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
蒋辉 |
30 |
别让综合实践活动“架空”
——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的思考 |
金坛市洮西小学 |
高国华 |
31 |
是“敌”亦是“友”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竞争与合作 |
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
向爱芳 |
32 |
让综合实践活动“动”起来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盛芸 |
33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初探 |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
张荷香 |
三等奖 |
1 |
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张丽华 |
2 |
让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过程更优化
——一次“果蔬雕刻”的实践与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虞桥小学 |
吴冬明 |
3 |
活动因生成而精彩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朱幼玉 |
4 |
“螃蟹文化的研究”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
承秀英 |
5 |
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综合学习的反思 |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黄娜文 |
6 |
浮华背后的冷思考 |
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
孙辉 |
7 |
“闻香识茶”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新湖校区 |
吴兰 |
8 |
小学高年段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
唐文亚 |
9 |
以实地考察为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琐谈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
冯凤 |
10 |
精彩缘于“开放” |
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
吴宏伟 |
11 |
谈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
常州市丁堰小学 |
袁昌明 |
12 |
“萝卜种植”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
芦燕 |
13 |
活动展示也多彩 |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
李科亚 |
14 |
浅议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指导 |
常州市北港中心小学 |
姚华芬 |
15 |
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动”起来 |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
倪鸿琴 |
16 |
“走近树叶”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
李春花 |
17 |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组长的培养策略 |
常州市龙虎塘中心小学 |
费菊媛 |
18 |
谈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就感 |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
王忠萍 |
19 |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
潘杏丽 |
20 |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活动”起来 |
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
孙雪敏 |
21 |
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
王丽芳 |
22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雏鹰争章的实践与思考 |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
符丽华 |
23 |
“我是缝制小能手”案例及评析 |
金坛市河头小学 |
郑彩霞 |
24 |
谈活动方案的形成 |
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
王俊 |
25 |
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金坛市白塔小学 |
潘菊平
张晨 |
26 |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认识 |
常州市武进区九里小学 |
李如光 |
27 |
警惕: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片面价值观的引导 |
金坛市涑渎小学 |
唐辉 |
28 |
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瓶颈 |
金坛市河头小学 |
周开发 |
29 |
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迫切呼唤 |
金坛市洮西小学 |
汤岚 |
30 |
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综合素质 |
金坛市水北小学 |
程中华 |
31 |
“五彩童装展真我”案例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
周美艳 |
32 |
让综合实践活动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 |
万丽 |
33 |
让综合实践活动学材成为师生发展的“引子” |
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小学 |
陆兢 |
34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建立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 |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
李萍 |
35 |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
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杨菲 |
36 |
绿色教育活动及评析 |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
李延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