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 黄丽霞 时间过得去真快,一转眼已连任毕业班教学三年有余,六年级的学生我认为他们也都有各自的个性与主见了,有时一些教育也得有方式方法,我主张尊重孩子。我们需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走近并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余生活里,我们要淡化“后进生”、“好学生”的概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真正笨的孩子并不多,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很多,如贪玩,不愿学习,缺乏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师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等等。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捕捉闪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加以鼓励,。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叫冯啸,智力并不差,可就是不爱学习,作业要么不做,要做也是敷衍了事,我可以说从来没有刻薄地批评过他,这不是我的做法,我打心眼里喜欢孩子,我相信我的耐心和爱心会感化他。一天,我把他留了下来,说“啸啸,(我习惯叫学生的小名,听来亲切)今天的作业很多吧,Miss Huang只要你做一半,但你得把字写好,行吗? Miss Huang要完成明天的备课,你在这里把作业做完,就当陪Miss Huang好吗?”我一脸真诚,眼睛里满是期待和信任。十分钟后,作业做好了,我拿过来看,把写得不好的几个单词圈出来,给他讲书写的要求,并一笔一笔地示范给他看,还亲自帮他把写得不好的擦去了。相信他感受得到我的真诚与友好,那次作业漂漂亮亮地完成了。第二天,我把他的作业在全班展览,让同学来评一评。同学们都很惊讶,“我认为他写得太好了,都可以排第一名了。”“没想到冯啸的字能写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学习。”“……”同学们的评价是真实的,诚恳的,我呼吁全班同学能向冯啸同学学习,并且把教室的英语角交给他负责。冯啸同学很激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把字写好了,成绩也明显赶上来了,期末还被评为“英语学习小标兵”……这不正应验了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体会,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而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事件及时作出反应,对于他们的失败或不幸,不能漠然之处,而要同情他们,理解他们,耐心地开导、帮助他们,并以此激发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心。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