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呼唤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发布时间:2014-03-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huanglixia
新课改呼唤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学习《新课标》后的一点理解和尝试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黄丽霞
前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喜欢用歌德的一首诗《上帝和世界》自勉:
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
长年累月,真诚勤奋,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常常周而复始,从不停顿,
忠于守旧,
又乐于创新,
心情舒畅,目标纯正,
啊,这样就会前进一程!
以下就是我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充分说明语言在人类生活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终目的是交际,服务于生活。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为追求英语统测的优秀率,则把英语作为基础知识来传授,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脱离了生活而被动接受学习,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正在实行的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过程。我们知道,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与生活。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生活化方面作了些尝试,即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语言交际过程。
新课改呼唤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一、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其重要的两个特点:
(一)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竭力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把整个教学过程搞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学生在提供的情境中“模拟交际”,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对话、自由表达、交流思想。英语作为一种实际的工具,得到充分地运用,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二)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语言本身是一个抽象(abstract)而无形(not real)的东西,它无法触摸、无法摆弄,但它可以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讲。”(F.G. French)。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生活化的英语课教学,设计了丰富的实际活动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重用。
二、提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设置各种生活小场景,如商店购物,到朋友家做客等。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以此拓展开来,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过程”部分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甘孜、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观念。
(四)教育家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知识的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personal experience)”。(G..E.French)
三、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了以下三个变化:
(一)教学环境的变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座位方式,对教学空间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根据各个场景的需要,配合各式的图片、实物、海报、张贴画、报刊杂志、音像、电视、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室布置成各种生活场景,为学生的交际表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背景。让“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六)得以很好地运用和实现。
(二)学习动力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生活化的课堂把“要我学”的观念变成“我要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气氛热烈,情绪高涨。而教师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都给予大力地支持和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形式的变化。传统的课堂实行“满堂灌”的教学,不管学生吸收与否,教师都“倾囊相授”。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成了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如把句型教学How much is…..?How much are…..?放置于Shopping的情景中;May I speak to…,please?放置于Making a Telephone Call 的情景中;These are for you.Happy birthday.放置于Birthday Party 的情景中;Where is Zhongshan Park?等放置于Asking the Way 等语言功能项目的情景中来教学。
四、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其可操作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以下的实践:
(一)发掘各种材料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如学习“Asking the Way”的内容时,我制作了cinema , school , park , home , 等卡片,把它们放置于相应的位置,使整个教室变成一座“小城”。在学习“In the zoo”时,我又把教室划分成几个区,分别放上panda ,  tiger, lion, monkey, bird 等动物玩具,这时教室就成了一个大动物园。而学到“We are Chinese”时,我播放夏奥会入场式中运动员入场的录像,这时,教室又成了夏奥会的现场。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想、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三)如在教“Shopping”的情景时让学生三人(或更多)一组组成小小组,一个扮演售货员,另外的学生扮演顾客在购物;在“Making a Telephone Call”的情景中,我事先准备了两个卸了线的电话机,让学生与各自的好友组队,一个人扮演老师,其余几个人扮演学生进行模拟的“英语课堂”对话操练。不断变换的课堂角色,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并积极投身到英语学习中来。
(三)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组成多个小组,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识品质,养成相互协作的精神。
(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唱主角,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可能。在我的课堂中,许多学生已渐渐不满足于老师所教的有限的句型和单词,他们经常拿出各色各样的物品问我,这个英语如何说,那个英语如何说。而我在回答他们的同时,也尽量指导他们学会通过字典、文曲星、电脑、网络等途径自己查阅新单词、发现新句型。“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自学的方法。
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创设有利学生学习和主体发展的各种生活实景,在情景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觉得作为年轻教师应倾注课改以热情,忙碌,创造并留下印记,不断反思,提升认识,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新课改中演绎自己的精彩。
作者资料:
姓    名:黄丽霞
单    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电    话:0519—8784232
电子邮件:girl88hlx @{域名已经过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