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 ---听朱玉娟老师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后感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朱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一、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课堂上,教师要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例如,教学词组the same country时,朱老师出示刘翔、姚明这两位学生熟悉的体育明星:“Where is Liu Xiang from ? Where is Yao Ming from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They are from the same country .”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的生活带进课堂,帮助学生去理解新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出示the same city / the same class让学生加深理解。然后,用表格出示该单元中的六个国家和人物,引出different countries.让学生比较same和different的区别,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十分透彻了。 二、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朱老师在教完对话后,以奥运为主题让学生模仿外国友人进行对话操练创设了一个与句型有关的生活情景,并通过一系列任务,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学生热烈参与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三、巧设作业实现语言生活化的再扩展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朱老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做到了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增加孩子接触英语的机会,鼓励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英语培训班、夏令营以及各类英语联谊活动,让学生在英语中生活,学习地道的英语。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