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一个世纪的风雨培育了一代代崇尚自由、平等、正义、追求真、善、美的莘莘学子,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和重构。网络在悄然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对教师教学和研修活动同样施加着影响,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开来。因此我们围绕“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其进取的环境;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提升学校的品牌概念,形成学校特色”的学校内涵发展目标,在“十五”课题《以人为本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仍凭借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开展 “优化校园网络平台,构建校本特色文化的研究”,旨在通过建设现有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化打造,为校本特色文化的建设服务。 理论思考 (一)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 1、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对“校本特色文化”的认识:校本特色文化,是指具有学校个性,显现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它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我们设想:通过构建高效的管理文化、鲜明的校本研修文化和校本课程文化,来彰显校本特色文化。 3、对“校园网络平台”的认识:是指利用校园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为校园人提供的虚拟的网撒谎能够工作空间。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更新、整理、优化组合,建设成一个资源丰富、网速迅捷,使用安全便捷的校园网络平台。 2、在校园网络建设、优化组合、维护管理、使用的过程中,努力建设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互助合作的研修文化,多元丰厚的课程文化,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坚持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创设优化的校园文化,设计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都必须尊重学生与教师的心理需要,充分认识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2、继承与创新结合原则。要使校园文化的优化,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考查现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现实的”,能否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如果是“现实的”,我们要如何继承它,或如何创新的运用它。 3、“因校制宜”原则。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策划、择优取美,营造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4、建设和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边建设,边应用,在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