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English cartoons 尽显课堂魅力
发布时间:2014-03-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丽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电脑多媒体的普及,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是通向21世纪的资格证,21世纪不懂英语等于不会走路。小学生学习英语既充满乐趣又富于挑战。全国在较短时间内较大范围地从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如何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长关心的问题。小学生学习汉语,所学到的讲话能力,都是凭感性知识积累起来的。而学英语就不一样了,仅靠英语课本身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缺少语言环境和诸多不利条件下,给学好英语造成了不利。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动画片里丰富规范的语言能够熏陶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在迅速发展着。著名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并能够唤醒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就能使自己讲解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英语动画片蕴涵着生动的语言,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英语动画片开展小学英语低年级的英语视听教学呢?怎样让英语动画片尽显课堂魅力呢?
一、“有情有景”,视听享受
这是学生对英语动画片内容整体感受的过程。在组织全班同学观看英语动画片前,教师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在学生的脑海中“刻录”故事的情节。英语动画片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使新知识从导入起就引人入胜,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Where is ……?”和表示方位的介词“on”、“in”、“under”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一个冬天的傍晚,嘟嘟熊在草地上玩皮球、忽然一阵带风吹来,吹跑了嘟嘟熊皮球,一顶帽子和一个围巾,皮球滚到了树下,一顶帽子和一个围巾也分别被风吹到了屋顶上和池塘里。嘟嘟熊马上寻找,口中喃喃念着“Where is my ball? Where is my hat? Where is my scarf?”看到这,学生马上理解了“Where is ……?”的意思,并在主动帮嘟嘟熊寻找的过程中也学会了“on”、“in”和“under”。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理解能力。
二、“有声有色”, 听说模仿
    一种语言要想学习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就是听到这种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语音训练阶段,我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听准确,正确感知标准的发音。为此,我在英语的听说课堂上利用手段英语动画片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英语动画片上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I’m hungry时,让学生先看一段David和妈妈逛超市的VCD,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我趁势指导学生模仿有关用语,使学生很快学会了“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soft drink.”等用语,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英语动画片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训练效果好
三、“有滋有味”,提高能力
英语动画片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图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感觉“有滋有味”,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例如,在教授“Cross the road”这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观看英语动画片,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最后再与教材中学生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英语动画片呈现本校、本地区的地理情况,让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Go to the classroom”,有的“Go to the bookshop”,还有的“Go to the toilet”,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英语动画片运用,使学生有图可循,有景可入,并且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可以及时、充分地得以体现,从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有情有感”,思想渗透
   “遵循语言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此,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它是一项艺术性、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德育的实效性就取决于实施德育的方法和手段,只有协调各种因素,才能在学生心灵这架钢琴上弹出美妙、和谐、动听的乐曲来。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再现故事情节,使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到弥补,思想性更加清晰明朗,学生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加深感染力。
例如:在小学英语第四册Lesson  17 ,讲述了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小孩询问一位先生到动物园怎么去,以及乘哪路车等一系列对话情景。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英语动画片再现当时的故事情节,以日常生活琐事陶冶教育学生。通过多媒体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助人场景,在英语语言教学之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样,没有明显的说理教育,而是把理渗透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美好的环境中,从心灵上受到感化,自觉自愿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实践证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利用英语动画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对于打开学生联想的闸门,启发积极的思维,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变单纯的说教为“有来有往”的互动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它冲击了传统的“黑板 粉笔”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小学英语课堂,它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动画片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入英语动画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此外,运用英语动画片教学使得教学难度具有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兼顾了语言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和教学的目的性。英语动画片必将为我们探索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