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03-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ej9577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 何靖芳

 

 

在小学生中开展小课题研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它能培养小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其核心是改变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习以为常的以“接受——记忆——复现”为特征的学习思考方式。本人自2001年起,对指导小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

对于所研究的小课题,可以是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或师生共同提出。对于小课题的确立,教师不要包揽一切,自己作出决定,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由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提出并确立适于研究的小课题呢?我们认为,要遵循应用性、开放性的原则。如以“你最乐于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题,广泛征集学生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的问题——小课题,教师还应着重引导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适于探究,不宜过大。

二、指导小学生设计好探究的方案

小课题确定后,就要指导小学生做好方案的设计,使学生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整个小课题研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在设计研究方案刚开始时教师要作些指导,后由学生分小组设计,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对小课题进行点评。

如我校《学校布局的调查与研究》小课题组,在选定小课题后,确立了以下两项活动内容:1、测量,并画出学校的平面图;2、向全校师生、家长征集对学校布局的看法。在师生点评阶段,学生们提出对两项活动还只是个目标,不够具体,像第二个活动征集意见,应具体到提哪些问题,在什么时候征集,以什么形式向大家征集等等。

三、让小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发展

由于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要集体查阅资料,有的要走访专家,开展社会调查,也有的要通过实验操作等等。这所有的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在制定方案的前提下,根据课题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求他们注意积累资料,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等。

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活动,开始时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资料去哪里收集,怎样收集,社会调查如何开展等。为此,每周我就用数学兴趣课时间作为课题研究活动课,主要用于交流探究过程,对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技能进行指导,在必要时也可以调整研究方案。

四、整理、总结小课题

本着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在小课题研究将结束时,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这一过程是学生小课题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也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尽量让学生理出一篇完整的小课题成果报告,并在最后对每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总评,对每个学生最闪光的一面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