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4-03-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xiaping
小课题研究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切合实际,立竿见影,与开展宏观或中观课题研究开展比较,这种研究难度较小,更容易操作并取得成功. 
   一、小课题研究有助于专业发展
   1.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于“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经常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理念属于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开展小课题研究,必然要有充分的依据,这个依据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开展小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更清楚地意识并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地选择更科学教育理念。
   2.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小课题研究也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和指导教学实践。这种学习是基于教师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所得理解深刻,又能灵活地运用,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开展小课题研究实际是在进行行动研究,这种研究获得成果可以马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具有最为显性的效果。这种研究具体实在,易于操作,运作起来困难较小,容易取得成功。
   二、掌握要领有序开展小课题研究
   1.选好课题
   选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研究课题要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研究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选题切忌跟风盲从,见别人搞啥就搞啥,离开自己经营的土壤,架空种植,不可能有收获。(2)课题涉及的范围要小。课题只涉及一个学科,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一种途径,一种策略,一种方法,等等。比如,可以是语文教学,可以是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是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可以是句子教学中的长句子教学;可以是数学教学,可以是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可以是应用题教学中的行程问题教学,可以是行程问题中某种类型问题的教学,等等。切忌求大求全,好高骛远。(3)课题涉及的内容自己比较熟悉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自己有一定的储备或者容易找到,这样研究起来不会感到十分困难。不宜跟风攀比,勉强去搞那些自己非常生疏的的课题。(4)课题要有一定的价值。一是要有实用性,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二是要有新颖性,课题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或者研究是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你的研究有可能超越他人,因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指导性;三是要有普遍性。小课题研究的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但研究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以小见大,在具体问题中包含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课题虽然具体,但能够引伸出普遍原理来。
   2.有序研究
   开展研究要做好几项工作:(1)明确思路。研究正式展开之前,按理应有研究方案。但是正规的研究方案不仅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又比较繁杂,我们时间、经理力和经验不足,撰写起来非常吃力,为了省事,可以不写方案,只写一个研究思路即可。研究思路不一定很完整,也不一定十分清晰,但必须有几条路子,不然研究就无法起步。所谓思路除了概念、意义之外,主要是解决问题也就是进行教育教有改革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之类。比如有体育教师选定了“师生开发利用体育活动器具”的研究课题,实施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利用器具,方法有二,一是利用非体育活动器具,二是增加原由体育活动器具的功能和用途。一条是开发器具,策略有:自做投掷类器具,自做玩耍类器具,自做跑跳类器具,自做体操类器具等。具体的方法有:利用废品,艺术化器具,动员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等等。思路越明确,研究开展起来就越是顺利,越能取得成效。(2)掌握方法。以研究思路为凭借展开研究,具体方法是这样:对已有的认识,不够清晰的要多思考,并经常跟同事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逐渐明晰起来,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并用小论文、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育随笔,教育心得等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对那些已经想得比较清楚的途径、策略、方法之类,要在实践中应用检验完善,加以深化,还可以向他人推广,在更大的范围内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只有大方向没有具体内容的设想,要随时放在心上琢磨,在自己和同事的实践中注意观察,发现有用的东西,及时加以提炼形成清晰的认识。另外,原有的思路也可以补充和修改,根据已经变化的形式和认识,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在研究过程要注意积累与研究有关的有一定价值的资料,作为提炼研究成果的基本素材。
   3.做好总结
   小课题结题可以撰写研究成果报告,但考虑到小课题成果侧重于技术性,内容比较简单,写成研究报告不仅费是费力,而且有头大为尾小过度包装之嫌。所以通常以写论文为宜。关键是完整清晰地把研究成果表述出来,让人能够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则有效。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在结题阶段,研究者首先要对已经取得的成果从新来一番严格的审视,剔除那些不科学或不切实际的成分,补充不够完备的操作技术,不够清楚不够具体的操作要领,要使之更清楚更具体。此外,要整理与研究成果有密切关系的资料,以备推广应用者和评审鉴定者参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