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研究日记之一 习俗 新年到,福气到,大家都赶着迎新年。我也不例外。 说到过年,大家都不陌生,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情。那么,过年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就对横林人的过年习俗介绍一、二。 首先,我们横林人过年要吃团子。所谓的团子就是米粉团里包一些萝卜丝或青菜馅后做成的小圆球。里面的馅不同,这些圆球的外形也不一样,萝卜丝的顶上要捏成触角状,青菜陷的顶上要按出两个小凹塘……这样,在吃的时候就能轻而易举地盛到各自喜欢的口味了。 其次,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不仅里里外外地彻底搞卫生,而且把家中一些破旧的或没用的物品都扔掉,代表辞旧迎新。 第三,过年时家家户户要燃放烟花爆竹,大年夜要张贴春联和“福”字。每到这时候,同学们是最高兴的了,可以尽情地玩个够。 第四,大年夜亲人们都会不远万里赶着回家吃年夜饭,所以这一天是个团圆的日子。大年初一的早晨还要吃面条和糖团子,表示免灾避祸,幸福甜蜜。 好了,我的介绍暂时告一段落,相信同学们对过年的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我要赶着去逛街了,再见!
“过年”研究日记之二 买烟花 快过年了,街上热热闹闹的。吃过午饭,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顺便选购一些烟花爆竹。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先宽阔的大道一下子变窄了,两边出现了许多卖烟花爆竹的小摊子,连大商场门口、水果摊旁边也放满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我情不自禁地加快脚步想红红绿绿的烟花摊走去。烟花的品种可真多呀!有长长的竹竿似的的彩明珠;有炸药包似的很多管捆绑在一起的礼花、兰花,好象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的方阵,有最普通的爆竹;有小伙伴们喜爱的划炮;还有红红的小鞭炮成千上万地连在一起,有的像大蛇一样盘成一个圆形,有的折叠起来装在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盒子里;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真是应有尽有。不仅如此,烟花的包装还十分美观。如“彩明珠”,那蓝蓝的天幕上缀满了五颜六色的流星;“孔雀开屏”,一只孔雀正展开五彩洒金的尾巴翩翩起舞;“太空礼花”上,一艘火箭正冲上云霄…… 妈妈买了十个爆竹、两盒小鞭炮,我则选了一盒“太空礼花”、一捆“彩明珠”和一盒“蜘蛛炮”。我还想去别的摊上看看,可妈妈不肯,非得要我陪她去逛店,只得陪着她一直逛到三点多,她才让我独自一人回了家,自己则往菜场去了。 当今的社会发展真是突飞猛进,什么时候都会有流行的物品,而且都是可人的玩意儿。这次逛街的收获可真不少啊!
“过年”研究日记之三 热闹的菜场 都说过年时菜场上是最热闹的,这不,妈妈昨晚从菜场回来就开始大肆渲染,直到今天吃早饭时还在感叹。我还就真是不相信了,吃过早饭就跟着妈妈去菜场转了一圈。这一看之后,还不得不承认这话一点不假。 还没走近菜场,就见人们带着孩子,提着篮子,开着车子浩浩荡荡想菜场奔去。长长的人流想一条巨龙,又像一支庞大的蚁群在向前挪移着。 菜场里的摊位比平时猛增了一倍,连走路的通道了没有了。平时,上街买菜的老头老太居多,今天却不同,多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肉摊前,围这许多操着外地口音的小伙子,原来是打工的民工。只见一个个子矮矮的、皮肤黑黑的年轻人一手提着一大包肉,一手掏出一把钞票,抽出“五十”元的一张递给了摊主。这时,旁边一个高个子指着摊上的腿肉说:“要这个!”热情的摊主迎上笑脸招呼着:“这肉精着呢!要称几斤?”小伙手一挥:“全要了!”妈呀,十多斤呢!简直是小老板派头嘛。这时,他脚边传来哗啦哗啦的声响,我低头一看,原来,他左手还拎着好大的一条草鱼呢!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的,赚钱了,生活当然得改善了,加上大过年的,人人心里高兴啊,所以买什么也不像平时那么算计了。
“过年”研究日记之四 春联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地忙开了,贴春联也是其中之一。 春联,相信大家没少见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仗,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如:“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竹报平安福,花开富贵春”。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去春联市场看看吧。 穿过国道,就看见菜场的东西两边空隙处架起了几十个棚户,棚户的正面和侧面都挂满了红红的春联,棚户门前的摊子上摆放的还是春联,摊主呢,钻进春联堆里找都找不到了。这些春联有手写的,有印刷的,有纸质的,有塑料的。长的足有两米,短的只有五六十公分。真不敢让人相信,我们横林人过年时会需要这么多春联。 我们家去年张贴的春联就是手写的,红红的纸上还印着淡淡的牡丹花纹。今年,我家买了两副对联“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和“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都是塑料的,鲜红鲜红的底子上画着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孩,他们每人抱着一大盆金元宝,旁边,南极仙翁红光满面,左手抚着一缕雪白的胡子,右手握着长长的拂尘,盘膝坐在一只仙鹤的背上,正在蓝天上遨游呢!再下面是漂亮的帆船,帆上写着“一帆风顺”的大字。图漂亮,印在上面的字更是龙飞凤舞。妈妈说了,一副贴在车库,一副贴在家里。 春联,春联,过年少不了,谁说不是呢?古人不说早就说过了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来一点不假。
“过年”研究日记之五 做团子 今天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做团子。 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家门口放着一个好的竹匾,里面小山似的堆着白花花的米粉,厨房里团团的热气直向门口涌过来,外婆和舅妈也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了。下了车,我顾不上和外婆说话,直往里冲,想去找弟弟牛牛玩耍。谁知弟弟不在,我只得来看妈妈做团子了。 只见妈妈戴着袖套,穿着围裙,把加了开水的米粉飞快地揉和起来,不一会儿,米粉就变成了韧韧的面团,还直冒着热气呢!我伸手一摸,热乎乎的,好舒服啊。这时,外婆端来了萝卜丝、青菜和豆沙三盆馅儿,便和妈妈一起做起团子来了。 看着一个个白乎乎的团子从她们手中飞落,我不禁手痒痒起来。不就是做个圆球嘛,有什么难的?我也来露两手。说干就干,我洗过手后就抓起一个粉团,学着妈妈的样子蘸了点粉后把它弄扁,在夹些采馅放在上面,然后小心地搓揉起来,最后,在顶上做了一个角,放进了笼子里。谁知,一比较,妈妈做的团子光滑圆润,而我做的却粗糙不堪。我那起来又用力揉了几下,团子虽说光滑了一些,但却成了个“扁头”。妈妈看了我的团子,笑着说,其实你做得还不错,只要这样搓几下就好了。说着便手把手地教我。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耆老,果然好多了。 一笼团子做好了,外公忙搬进厨房去用旺火蒸煮起来。不一会儿,厨房里热气腾腾的了,香味随着雾气扑鼻而来,馋得我拔腿向厨房跑去……
“过年”研究日记之六 大年夜 总算是过年了,我好不欢喜.。因为我又可以去奶奶家吃年夜饭了。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不就是去吃一顿大餐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我”还天天吃“年夜饭”呢。告诉你们吧,每次我去奶奶家吃年夜饭,奶奶都会拿出好好吃的来招待我们,而且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奶奶的拿手小菜,因此,我特别喜欢去奶奶家吃年夜饭。 我喜欢到奶奶家去吃年夜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压岁钱。每每去奶奶家吃年夜饭,奶奶都会给我不少于200远的压岁钱,有时甚至达到500元。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会看在奶奶的面子上多给我100-200元的压岁钱。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为什么?告诉你,那是因为我数钞票数得高兴! 我喜欢到奶奶家去吃年夜饭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又可以和久别的哥哥见面了。哥哥在湖塘念书,平时很少回家。自从去年他们全家搬到湖塘以后,我就更没有机会见他了。和哥哥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怎么样,够开心吧,以后我还有更多的事要讲给你们听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好说再见了。
“过年”研究日记之七 过年的传说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很忙,但是我家一点儿也看不出忙的气氛。因为我们已经忙完了。现在,妈妈正在给我讲关于过年时为什么要放烟花爆竹的传说。这个传说就是“年”怪。你们也一起来听吧。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大山洞里住着一个“年”怪,每到大年夜的时候,它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人们十分害怕,但又不能违抗“年”怪,于是只得服从。就这样,一连过了几百年,终于有一位小伙子站了出来,对大家说:“我知道如何打跑‘年’怪。”村民们很高兴,于是都按他说的办。又是一个大年夜,“年”怪来要人了。但是当它走到村子外时,到处是一片火红,还放起了爆竹。它吓坏了,扭头就跑,结果一不小心,掉进了深渊。从此,人们再也不用怕“年”怪了。 另外,每当大年夜那天晚上,人们都会很晚很晚才睡觉,甚至到深夜一、两点钟,取名“守岁”。年初一呢,则正好相反,家家户户很早很早就关灯休息了。相传这一天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不能让人看到…… 有意思吧?关于过年的话题,相信你也会有很多想说的,下次,请你也来说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