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探索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1、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能力、品质、个性等方面的形成期和发展期。而当今的社会中,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化垃圾直接冲击着小学生缺乏分辨能力的心灵,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给小学生提供文化食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规范他们的言行,塑造他们完善的人格,成为当今学校选择校本教材时必须慎重思考的课题。 2、中华文化已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作为现代人,都是在“新文化运动” 后,现代白话文教学下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因此,要阅读和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甚觉其难。只要稍有文化心态的人,在时下,多少都有一些“文化忘宗”的慨叹和忧虑。文化根基断裂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礼崩乐坏”。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道德滑波现象,已初显端倪。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个性品质的养成正处于起步阶段,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慧思想体系”,是千百年来吹沙沥金,去粗存精,最后才流传下来的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发蒙”、“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我们认为是最划算和高效的,在某些方面要远胜于当今的白话文教材。
3、寄宿班学生的课余生活枯燥、单调,双职工父母普遍工作繁忙,教育子女时间少,交流沟通更少,许多借读生接触的有益文学作品更少,以至于某些学生的行为会产生了偏差,他们的品行、意志、毅力、习惯、理想、情感、能力、责任感等个性品质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学校将经典美文为媒介,引导学生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明辨是非的范本,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在当今举国上下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个性品质养成的时候,在学校教育中认真地坚守传统经典文化的教化意义,多少恢复一些“经典”的教育地位,“蒙以养正”,从少儿抓起,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留守住中华文化之根,给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德行教化以更多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滋养,我们认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键性概念界定及理论假设: 1、个性品质:指心理健康无缺陷、有较高的智力、性格坚强、感情上成熟的内在的品质特征。它包括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民主的态度。本课题研究的学生个性品质指的范围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备: (1)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2)诚实的性格;(3)务实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4)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抗挫折能力;(5)扩展的知识视野和强烈的求知欲;(6)创新的意识,丰富的创新能力;(7)自动的管理能力;(8)健康的竞争意识;(9)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10)友好、谦让地与人相处; 2、小学生个性品质特点:倾向性,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个性结构中其它层次的发展,而且也支配着一个人的行为。 3、传统文化中的历代经典之作,以它语言的权威性、闪光的人文性、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让学生通过诵读,产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多渠道地感知、理解、体验。陶冶、浸润着学生的心田,达到学生个性品质的“浑然天成”。 4、把经典引进课堂以及课余生活之中,构建全新的课内外学习的结构模式,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验研究目标: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探究诵读教育活动对促进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的模式研究。
2.以诵读经典为手段,研究培养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3.开发诵读课题德育教育的课程化研究。
四、研究内容: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探究经典诵读活动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模式研究。
2、通过开展课题的实验活动,检测诵读活动影响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详见本方案的六、七部分)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三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4、根据选择的经典诵读作品的内容,设置的研究系列: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思想的系列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系列
(3)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的系列
(4)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系列
(5)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善待宽容他人品质的系列
(6)培养学生具有刚强毅力、坚强意志性个的系列
六、实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具体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5年1月——2005年2月 1.制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2.查阅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情报资料,进行情报资料的综述 3.组织有关教科研专家对课题的实验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的论证 4.课题组选择、组织筛选经典诵读的教材 第二阶段:2005年2月——2007年2月 1.按研究方案实施研究, 2.、举行以班为单位的诵读比赛 3.开展诵读经典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4.学生总结反思,开展“我与经典”演讲比赛 5.“我读经典”征文评比 6.定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测
7、“诵读经典”调查问卷。 8、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初步形成经验小结 9、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的中期论证 10、再次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补充与调整 第三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 1.收集、整理研究的相关材料,总结经典育人的方法与途径 2.撰写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及相关的论文 3.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成果的鉴定 七、研究成果形式: 1.形成“开展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报告 2.确定适合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经典文学作品系列 3.撰写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报告 4.完成“诵读经典能促进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实验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组成: 课题组成员: 组 长:邵丽萍 唐幼芬 组 员: 吴容梅、蔡琴燕、章婉琴、周华娴 九、参考文献:
《试论如何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指导》 张迪梅著 《中小学德育工作文件汇编》 上海市教育局德育处编 《改进教育事业的若干建议》 《北京科技报》 《素质教育实施研究》 中央电教馆 《儿童发展心理学》 曹子方著 《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