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丽萍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展经典诵读,弘扬民族文化》课题组阶段总结

邵莉萍执笔

本学期,《开展经典诵读,弘扬民族文化》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孙校长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现将我们的一些工作,一些思考总结如下:

一、     课题组成员有所调整。

因为原来课题组的章婉琴、蔡琴燕、周华娴、唐友芬四位老师回到一年级组去了,只有邵莉萍、吴蓉梅两位老师跟到四年级,所以课题组经过讨论,吸纳了两位新成员:周美艳(教四三班)、胡泽华(教四四班),这样,能够使课题组的研究有延续性。

二、     研究内容有所创新。

本学期,适逢横林实验小学百年华诞。学校师生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创作的激情十分高涨。于是,经典诵读课题组号召全校3-6年级学生开展了“迎百年校庆诗歌大赛”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纷纷提笔,写下他们对学校的深情赞美、真诚祝愿,欣喜与自豪在字里行间欢快地流淌。从诗作的来源看,有新老校友携手,有全家共同参与,更多的是师生倾情策划合作,尽管有的笔法还略显稚嫩,却也不乏灵秀童趣,可谓纯真率直、情真意切。本次比赛共收到诗歌作品103篇,评出一等奖23篇,二等奖32篇,三等奖若干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由此可见,课题研究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性地灵活开展与时俱进的活动,效果反而更好。

三、     创建了特色网站。

乘着学校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的东风,经典诵读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讨论了网站的板块设置,紧锣密鼓创建了自己的网站。虽然网站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但浸透了许多老师的心血。

今后,要加大力度,办好这个特色网站,让它真正为我们的研究保驾护航。

四、诵读持之以恒开展                                    

1、仍旧保证每天晨读15分钟,语文课前也为诵读时间。

2、为了使低年级的学生也能有所收获,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们还开展了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在诵读中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

3、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目前,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通过诵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点一点地浸润到每个孩子的骨子里。

 4、对于必背的篇目我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的通过,我们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经典诵读检查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5、我们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使我校古诗文诵读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在召开家长会的同时,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古诗擂台赛、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

五、困惑

1、一年级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怎样才能真正落实?

2、能否让“经典”在短短期内从学生的习作看出效果?

三年多的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