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诵读比赛(文稿选)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丽萍

女教师的祈祷  (加·米斯特拉尔)雷怡
  诲人不倦的主啊,请原谅我从事教育,原谅我僭用教师的称号,因为这称号你在人间用过。
  请赐给我爱,让我把它全部倾注在我的学校;连炽热的美一刻也不能夺去我对学校的情意。
  导师,让我的热情经久不衰,让我的绝望成为过眼云烟。矫枉过正这种不存的愿望仍然扰乱我的心灵,受到伤害时,我仍会产生卑劣的不满心情,这一切请你从我身上消除。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者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
  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
  把笼罩在你身边的赤脚孩子头上的光辉带给我的平民学校。
  尽管我是个穷苦的女人,无依无靠,但让我坚强起来,让我蔑视一切不纯的权力,蔑视除了你的意志以外的对我生活的一切压力。
  朋友,陪伴我!支持我!有许多时候,除了你以外,谁都不在我身边。我的教诲越是纯洁,我的真理越是烘烈,世俗的人越是不跟我在一起;你最了解孤苦无告的人,那时候,请你把我紧搂在你胸前。我从你眼里看到甜美的赞许,我就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平淡繁琐。
  让我每天昂起头来到学校,把心灵的创伤忘掉。让我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庸俗的苦恼。
  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抚时更加温柔。别申斥我,因为我爱之深才责之严。
  让我的砖土学校有崇高的精神。让我热情的火焰去温暖它寒酸的门廊和简陋的教室。让我的心意和善良的愿望使它比富有的学校更为富丽堂皇。
  最后,请你从委拉斯开兹①的画布上抬起苍白的面庞,提醒我,在世上教学和热爱就是两肋带着朗其诺斯的矛伤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注:①委拉斯开兹:西班牙画家,以宫廷人物肖像画著称,也有神话与宗教题材的作品。
  ②朗其诺斯的矛伤:朗其诺斯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用长矛猛刺耶稣的罗马士兵。

   

(王梅芳)

两个人,同时向着同一个遥远的目标奔赴。一个从崎岖泥泞的山间小径出发,一路凄风苦雨,峭崖陡壁;一个从光洁平坦的大道起程,一路花团锦簇,丽日煦风。试问他俩谁会最先抵达?谁对人生更加充满激情?

多少人从相同的起点出发,收获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多少人从命运的幽幽低谷向上攀起,历尽千辛万苦也没能登上生命的顶峰,而有的人却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青云直上一路顺风。每一颗心灵都从纤尘不染的洁白开始,可在岁月的宣纸上,却勾勒出了曲直不一的线条,涂抹出了浓淡迥异的色彩,演绎出了深浅平仄千差万别的人生故事。

其实命运并没有厚此薄彼,阳光、月色、清风、春天属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青山隐隐水迢迢,通向成功的路延伸在每一个人的脚下。只是有的人置身姹紫嫣红的春天却怀一腔暮秋的萧索,有的人一味沉浸进黑色的嗟叹里而看不到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空让气息若兰、衣袂飘飘的机遇擦肩而过。再回首,两鬓寒霜残阳,人生黄昏至矣!

也许我们可以从《滕王阁序》里“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智语里取得心灵的宁静,从“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哲言里得到灵魂的升华。但岁月是这样的辽阔,活着是这样的美丽,为什么我们要甘愿折断梦幻的桅杆,剪掉飞翔的翅翼,封锁天空的道路,而只在泥泞里徜徉呢?

生命只是一个自然的流程。滚滚烟尘里,常有一些不能自己的深情,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地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更有一些无法言传的情怀,让我们默默地伫立在星光下的大地上,仰望深邃的苍穹,倾听风从岁月的尽头吹来,带着沧海桑田的感伤和丝绸一样起伏无边的心事,恍然静随时光流逝。

也许我们在修改生活的同时也被生活修改,在不断得到的同时也不断地失去。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无法抗拒和回避那一场风又一场雨,心灵的历程覆满了冰雪与落叶。也许我们无法拽住那呼啸而去的岁月,让青春永驻心头。但不管怎样,让我们与命运达成协议,向着目的地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最先抵达的,未必风光占尽;后来居上者,也能独领风骚。心灵的高度是无限的,抵达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就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比不断地抵达一个个目标而更使得人生美丽丰盈呢?

向着人生的制高点,向着既定的理想出发吧:信念常存于心中,路就闪现在脚下。

走进春天的怀里

  司马中原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那是军队带来的,一共有五六只,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沙风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早时听老人们讲故事,讲古老时刻,女娲娘娘炼彩石,补荒天,补到后来,石头不够了,只好让西北角那块天荒着,地广、人稀,又多大漠,而那里却是骆驼的家乡。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念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的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踪,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只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的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荒漠,走过疾风怒号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父爱安全网

1998年8月1日晚上8时左右,湖北省嘉鱼县接兴洲长江大堤突然决堤,洪魔卷起惊涛巨浪呼啸而出,100多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顿成泽国,5万余人被洪水围困。
    梁冬华所在的村庄依山傍水,呈梯状布局。梁冬华的家在最低位置的河边。
    洪魔扑进梁家时,冬华刚刚哄女儿入睡,正准备洗碗做家务。见洪魔突然扑进,冬华大吃一惊。洪水流量的大涨幅之快,是冬华平生未见过的。稍一迟疑,水已涨至大腿。
    “不好啦!决堤了!”外面传来村民的惊慌呼叫。
    在这危急时刻,冬华首先想到的是留在家中的另一个人——年仅1岁的女儿。他冲向卧室抱起熟睡的女儿欲往外冲,谁知一个浪打来,大门及窗户哗哗作响。浪将冬华逼进屋内,水一下子涨至腹部。
    “女儿不能浸水,否则有生命危险。”想到这,冬华急中生智,抓过浮在水面的女儿平时洗澡用的塑料盆,将女儿放在盆里,自己划着盆护着女儿顺流从敞开的后门游出。
    外面一片漆黑。冬华原想护着女儿游向村后的小山,可是洪水太急,自己的腿又有伤,已力不从心。他只好顺流而下。
    冬华护着盆中的女儿,犹如护着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就这样漂流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梁冬华已精疲力竭,接连呛了好几口水。就在这时,他们漂到了一片树林里。冬华抓住一根树枝,顺着水势将女儿推向树干。这是一棵三杈树,树的分叉部位正好嵌上女儿的洗澡盆。冬华将女儿安置好,自己抱着树干稍作休息。
    水仍在上涨。冬华明白,自己早晚会坚持不住,只要离开这棵树,父女必然葬身洪流。
    必须想个办法救下女儿才行!
    冬华一手抱树,一手脱下衬衣。他用牙用手将衬衣撕成布条,结成两根布绳,再用布绳在盆子上套了一个十字捆,系在树上。他唯恐不牢,又换手脱下自己的长裤,用同样的方法将盆子绑成井字形,分别系在三根树枝上。他又除下身上唯一的内裤,用尽最后的力量撕成布条,圈在盆周围。布条如网一样将盆子紧紧网住。
    做完这一切,冬华没有丝毫力气了。望了望熟睡的女儿,他笑了笑,松开了自己的双手。
    天亮后,解放军救灾部队的冲锋舟在救附近树上的群众时,听到了孩子醒来的哭叫声。冲锋舟驶近那棵树时,船上的指战员和先前被救起的群众惊呆了:这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一种爱呀!
    父爱就像梁冬华用布条编成的网,看似粗糙,孩子睡在里面却很安全。父爱像缕缕阳光,能给孩子一生的温暖。

    关于父爱的故事无数,每每看到,我仍是止不住地感动。父爱最无私、最坚实!
   
有人说,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骄阳,宽广如江海!
   
有人说,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温馨而又含蓄,亲切而又遥远;苍翠、挺拔、慈祥而又率直,温情而又隽永;坦荡、坚韧,深远而宽广,真挚而又厚重!
   
我觉着,世上的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父爱的深厚和凝重,我们唯有以自己的努力去回报如山般凝重似海般深沉的父爱。
   
拥有父爱的幸福的人啊,好好珍惜吧!

珍爱庄严的生命

------人这一生,谁都无力逃脱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窘境,即使是位尊权重的高官,阔绰得意的豪富, 乃至为谋生而劳碌的平民,都有着各自的难言之隐,各自的喜乐哀愁。人作为万物之灵,不是简单的存活于世,除却岁月催人,病痛的潜袭,无穷世事的困扰,使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阴影时隐时现。但任何人,任何外界力量, 都不可能把谁置于死地,而我们心中的无明,会在须臾间就能把自己摧毁。

------月圆中秋夜,在人们尽享天伦之时,我却步履蹒跚的走进了殡仪馆, 向己经撤手人寰的同窗好友宇峰的遗体告别。

------就在今天,这位郁郁寡欢的法学才子,英年早逝,竞带着终极的沉重,选择了长眠。我站在他的遗体前,欲哭无泪,欲诉无言,面对他的家人,惊天动地的哀嚎,我沉默静思着, 人的生命难道就这样的脆弱? 这样的短暂? 这样的易折吗? 从宇峰的故去,我对生命更多了感悟。

------宇峰在半年前,被诊断为肝癌,剧烈的疼痛,化疗的痛苦,使他早己面目全非。巨额的医药费,给他以心灵的重压。每每看到我们同学, 为他送去充余的费用,他的眼角就悄悄的淌着泪水。一个才华横溢,刚强坚忍,曾经有着拳拳报国之心的法学博土,我懂得他的沉重, 他的无奈,他的自尊和他的绝望。

------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他,曾多次自杀未隧,这一次他趁家人偶然不在,竞爬到阳台,从七楼坠地。之前,他将遗书留在了枕下。一向冷静处事,对法学颇有造诣的他,选择自毙,也没有忘记举证家人的清白。

------他性情内敛,少有朋友,即使同学相聚之时,别人放歌他寡言沉默,大家举杯豪饮他口不离烟,同学们海侃人生哀乐以释怀,他却苦笑不甚多言。这样一个心事重重,与快乐绝缘的人,等待他的能不是患病和死亡吗?

------伟大的文人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言到: 灭六国者六国,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自古就揭示了这个真谛。若一个人精神不倒,能够战胜自己,放下嗔怨贪欲,除却心中的挂碍,随遇而安,就不会倒在沉重的血泊里,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自己灵魂的旗帜上,大书特书四个字;胜己者强。即使有百般苦恼,也要笑对人生。世事无常,生命可贵,活的累点,也该坚持啊。

------宇峰走了,正如欧阳修所言: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苟免,贪者不可敬得。面对死亡,我们谁都无力回天。不过,对于该怎样活着,着实需要认真的思考。

------我们应该热爱生命,感知生命,乃至崇敬生命,这绝非是贪生怕死,而是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大智大勇。我们活着的人不可能重头再来,但从现在起,生活的轻松一些,活的有质量一点,善待这千年坐化而轮回的生命,呵护自己的百态人生,却是十分的重要。

-----当然,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生命的颜色也是异彩纷呈。有人说,追逐磅礴的大河,人的生命就是热烈的红色; 跋涉茫茫的大漠,人的生命就是灿烂的金色; 横越浩荡的林莽,人的生命就是辽阔的绿色; 遨游汹涌的大海,人的生命就是广袤的蓝色。是啊,文人笔下,生命的颜色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壮阔。而真正的生命颜色,绝对是由自己漂染。

-----从殡仪馆回来,我匆忙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是对己故者的追思? 还是对自己的警示? 总之, 我若有所思。 如今日不说,我怕时过境迁,对庄严的生命, 少了这些许的感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