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课题设计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教师的发展长期受到忽略,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成为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因此,我们认识到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应当促进教师发展,应当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 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教育叙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实际上会成为转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突破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一种很有意义而且容易为教师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它比较容易被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所掌握和使用。 事实上,教师每天的生活都与叙事交织在一起,教师就是从叙事中学习的,甚至可以说,教师“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叙事”。叙事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有价值结构的事件,串缀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将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韵味。 近两年,我校提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以“教育叙事”研究为突破口,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到鲜活的现实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理论思考: 1、有关概念的界定: (1)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就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进行“真实+艺术化”的叙述,有时也可以发表一些议论。它强调与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 (2)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 2、研究目标: (1)、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叙事反映的是某一位教师的育人方式与能力,某种程度上讲也反映他的学识与思想,一定量的教育教学叙事为学校行政科学准确地把握全体教师的育人素质水准提供了最合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学校行政在作出学校事业发展决策时提供了最重要的参考信息。 (2)、探索校本培训的理想方式。叙事研究的基础是大量的优秀的故事。我们想通过这个课题研究逐步建立起我们看书的教育故事库,为我校的师资样本培训探索出一条光明之路。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以叙事研究为起点,可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培养研究的自信,养成写作习惯,初步形成自主专业发展意识,鼓励教师们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情,打开一扇教师认识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大门,真正能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1、 学校管理中的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①叙事中体现的组织建设中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 组织建设主要指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②叙事中体现的制度建设中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 制度建设主要指各种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的建制与执行。 ③叙事中体现的师资培训中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 师资培训主要指师资培养方案、培养手段等。 2、学科教学中的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①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的主要教学思想 包括能否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否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等。 ②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的课堂驾御能力 包括教学手段的革新,课堂氛围的营造,师生双边的交流,甚至教学语言的组织等。 ③叙事中体现的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包括面对偶发事件的心理变化,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处理方式,行为展开中的不足。 3、德育中的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①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主要育人观念 包括能否体现学校“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的整体办学理念,能否体现“体验教育”的教育特色。 ②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思想工作艺术 包括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采取的育人手段:言语、动作。育人的出发点。具体情境的设置与运用。 ③ 叙事中体现的师生关系的协调能力 包括师生情感沟通的方式方法等。 4、教师自身建设中的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①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为人师表的行为艺术 包括校园外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的社会生活内容,教师的社会关系的处理等。 ②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自学能力 包括教师阅读的情况,教师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与筛选,再学习的途径与方式。 ③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心理素质 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主体内容,例如需要、注意、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 ④ 叙事中体现的教师自我嬗变能力 包括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自觉性,教师对自身持续发展的认识及所做出的种种反应。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科研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4.09——2004.10)准备阶段,学习理论,完成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组。 副组长:陆金华 戚秋月 薛 虎 组员:全体教师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