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教师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自由 夏萍 教师精神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姿多彩且富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园地,而教师的人格——Persona(拉丁语)和个性(personality)的独立与自由是这个园地的两道最亮丽的风景!教师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就是指教师自己能够自由独立的寻求健康和谐的情感, 顽强坚韧的意志,高尚纯洁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个性(personality)作为一个人带有倾向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它是人的客观能动性的深度结构和重要内容,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心理素质)。教师的个性既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素质一起,综合构成个人的面貌和力量,又给教师的其他各种素质打上个人印记,使之具有个人特色。 教师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自由是我永恒的追求目标,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我永远也找不到作为独立的人的生存快慰!所以,我更青睐网络的虚拟空间,在这里至少会找到我的精神的自由栖所。网络世界是保存个性的很好园地,爱好网络的人,我以为,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拥有很强的创造力,在网络世界自由出入,展现自己的生命光彩。网络打破了繁琐的世俗人情,追求简单而深度的生活方式,心灵世界得到最佳的释放,一种淳朴而富有真正自由的生活方式,在网络的天空绽放出多姿多彩的生命的光辉,因为,那个世界可以尽情表现每个人的才华,不需要任何的级别与资格的干预。网络的精彩世界,或许能够把人带入到忘我的境地,让您暂时忽略丢却个性的痛苦与忧伤,然而,当我们从网络的虚拟的空间中走回到现实的时候,又如何摆脱因为现实的压抑而丢失个性甚至扭曲的悲哀与无奈!其实,这个世界何止教师的人格有问题,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巨大的生存压力,有可能使很多人的人格难以独立,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有时很难保全自己精神品格的独立性。不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人格必须独立,否则,所影响的绝不是他一个人…… 也许,人格的概念是双重的,当我们外在的人格受到戕害时,是可以通过内在的人格完整性予以弥补,求得灵魂的自慰,这也许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所张扬的“外圆内方”的性格表征……任何事物,都会有悲观与乐观的两极,我也曾在这两者之间徘徊过,但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我静下心来想,个性的泯灭,并不是一朝一夕所为,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因素,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应把人的本质丢掉。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尽我们所能,为这个世界敬献一份洋溢着我们个性光辉的生命形态,作为一种礼物为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这是一种善行,也是一种美,作为教师更有这种必要,因为教师是在塑造许许多多的生命形态。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社会给教师画的圈子(高考升学率),教师给学生画圈子,层层圈定,不能越雷池半步。不得已将教师的一些个性丢失,来迎合社会的需求,而失去教育的本真。最终的受害者不仅仅是教师,更多的是学生。教师的个性多样性是社会多层次的反映,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阻碍了学生多元化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当然,教师的人格评价有其特殊性!因为教师形象是由别人来评判,说到底,教师永远生活在学生眼中,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格比社会其他人的人格更加健全与完美,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教师价值意义的独特性要求教师自身的人格必须独立,否则,所带来的影响,将不是针对教师本身,也许就是一代人,思考一下:我们的应试教育下的教师人格怎样?所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教师的人格不独立,他所影响与教导的学生的人格又如何独立呢?从内心讲,我们总喜欢听话的学生,甚至是百依百顺的。但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大的作为的,却是平时常给我们出难题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大脑特别活,反应快,富有个性与创造性……不过,这类学生经 我们永远不能忘了,作为教师的永恒的责任是在塑造一代人的灵魂,如果我们的精神品质中一些个性化的特质缺失,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站在圣洁的杏坛下……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才会有独立的创造性,否则,教育便是生产线,学校就成了工厂,教师的工作只永远在匠式的边缘徘徊,制造出一代又一代的相似的“产品”。这是否应了一些人的观点:教育应该“产业化”? 这又引发我去思考:教师工作到底有无特殊性?如果没有,那么教育是否等同于其他的产业?如果有,那又会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浮躁,更多的人乐于仿造,而无兴趣创造,看看我们各地的教育口号就知道,一个模式,一样的思想。仿造之于创造仅有一步之遥,而这艰难的一步,就是看有没有独创性,一位富有独立人格与鲜明个性的人,决不会轻易的走别人的老路,从这点意义上看,个性的提倡与呼唤就很有必要了。 其实,教育的生命应该是尊重每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尤其是教师的个性,并能够合理的保护与发展他们的个性,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健康发展,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我始终以一颗执着的心愿,呼唤着这个世界能够给予教师更多的个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所以,教育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明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园地,也须是一个个性横生的世界,我们应该给这个缤纷的世界增加更多的色彩。在崇尚个性的年代,也许教师真的应该改变改变自己。教师独立的人格,就是找回真正的自己。如果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那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哪怕自己受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多少前辈就是在黑暗中艰难地走出来的呀…… 影响教师人格和个性的独立与自由的外在因素,我们必须呼吁;而内在的因素,要靠我们自己调节。我一直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教育园地,在考核的压力与个性的压力双重胁迫下挣扎,我的纤弱的生命个体,很巧妙的挣脱出来,仍然,小心翼翼的安放着自己生命的名片——灿烂而多姿多彩的个性! 面是我近年来留存自我个性的五个具体措施: 1.调适好心态。这很关键,我不必说要淡泊名利,因为作为凡人总要沾点名利的光辉,但是,不能过分,遇事要想得开,追求名利,要取之有道。这样,无论你追求的结果如何,个性也不会伤失。 2.拥有自己的生活理念。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异彩纷呈,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无论如何,自己要拥有一个健康向上而有生命活力的生活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导引下,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充实而有规律。罗索说:“高尚的生活是由理智引导并受情感激励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张扬我们独立的精神品格,才能保存我们的个性自由的生长。 3.拒绝从众心理。拥有个性的人是不会轻易从众的,他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相反,倒是没有个性的人会“众从”有个性的人。因为有个性的人的人格魅力,会让那些没有个性的人羡慕。 4.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个性的存在需要有一个安静独立的场所,否则就会流失或变异。这样,就需要我们建造一个能安放个性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我们可以尽情保存与展示自己个性的风采,这个园子是封闭的,只对同道之人开放。 5.拒绝空虚。空虚是一条毒蛇,会吞噬个性的生长。一位拥有个性的人是决不会让空虚占据其灵魂的空间。或许,他们也会在人生的遥途上碰到打击,心灵也会被空虚所袭击,但他们会很快的调整过来,因为,他们为了个性生长的价值得以实现,总是超前的做着自己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