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有个女同学冯薇(一年级),她爸也真是的,取了个这么复杂的“薇”字。我教她好几次也还是不会写。全班只剩她不会写名字了 。这一次,我发下考卷准备讲评,发现她的名字写得一塌糊涂,想在上课前再次指导。我想放大这个“薇”字,让她看得清楚,以便记得更牢。于是,叫冯薇同学看黑板,我拿起雪白的粉笔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如果写完整,这个字足有20mm见方。我把字写得这么大,有几个同学也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观看,有说有笑的。我还听见有个同学“略带潮笑”的口吻说:“到现在还不会写!”我边写边讲解,当写到中间“山”时,一时想不起来下面该怎么写,只是拿着粉笔空划了几下(脑中映出的是国徽的“徽”“山”字下面是“系”字)。 突然,传来清脆的声音:“哇,这个字真的好难写,连老师都要想一想!”我一愣,回头一看,原来是冯薇的同桌刘兰同学,她还带着灿烂的笑容看着我。我走到她身边,俯下身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脱口而出:“刚才你的手顿了几下,都写不下去了。”她的语言是那么流利,声音是那么甜。我惊呆了,她为什么不说“连老师都不会写”,为什么说“连老师都要想一想”。此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到底是喜悦,还是羞愧,或是……但我更惊叹小小年纪的她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尤其是无拘无束敢于表达的勇气。 要不是现在的课堂倡导师生平等,量她没有这个胆——你说让老师的面子往哪儿搁?要是在十年前,这个天真活泼又充满童稚的学生,面临的肯定是一场比“泰利”更厉害的暴风雨……想着,想着,我的脊背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