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点燃写作欲望 横林实验小学 张春华 我们研究《实践作文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快有一年的光景,在这一年中,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让学生体验,并初见端倪。 一、在情景体验中激发兴趣,点燃表达欲望。“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让学生“乐于表达”,首先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参与的热情,让表达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不吐不快之感。上课开始,我就创设情景:老师,今天遇见一件高兴的事要与大家分享,把一份激情和喜悦传给学生,让学生在品“高兴”之时,说“高兴”之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在平常中是否有过与老师同样的体验和感受,说说在什么时间,遇到什么高兴的事,运用三言两语给同学做个介绍,让我们大家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可以是自己帮助别人,也可以是学会一种本领,也可以是取得了好成绩……)使由 二、在生活体验中焕醒情感,点燃写作的欲望。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激情就是驱使孩子们进行写作的酵母,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除了帮助孩子学会摄取生活素材,教会他们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想方设法地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因为感情、激情、热情都是激发写作的欲望的基本心理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譬如,面对春色,杜甫看到的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难以忘怀的是“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贺知章感觉到的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儿童只有亲历生活,才能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比如,我们班的薛国强在第一次当家后写到:“今天虽然我很累,但是我真正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关心妈妈,陪伴妈妈,替妈妈分忧,使我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总之,让孩子用心体验生活,焕起内心的情感,就能激起孩子写作的欲望。 三、在交流体验中赏析佳作,点燃尝试欲望。《课标》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沟通见解”。因此,在习作交流体验的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交流,促进学生写作的水平很重要。我根据习作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轮读推荐读、全班交流评选佳作,学生优秀习作展评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修改、学会欣赏,在欣赏别人之作时,同时激励其他孩子,使他们也主动地尝试写作、交流体验、获得成功之感。 总之,实践是亲历,实践是沟通,实践是认可,实践是创造,实践性作文教学使作文与儿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两者之间产生生命的共鸣与默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儿童的生命因体验作文而焕发生命的光彩吧! |